台灣立法院今日(21 日)繼續審議由國民黨和民眾黨、人稱「藍白合」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儘管法案爭議極大,惟在藍白兩黨在立法院議席佔優下,法案在上午已二讀通過,預料下午可能三讀通過。反對法案的民進黨立委在場內高舉「民主已死、國會輓歌」橫額,該黨團總召柯建銘在發言時更形容,今天站在立法院「彷彿是在中國的人大會場,是香港立法局」。
反對法案的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在發言時形容,今天站在立法院「彷彿是在中國的人大會場,是香港立法局」。 (民視新聞網畫面)
拒絕質詢可罰 20 萬元新台幣
今日上午首先處理的是關於「官員反質詢」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 25 條修正草案,表決時獲得二讀通過。按修正條文規定,被質詢的官員等「關係人員」不得「反質詢」,即應有不得拒絕答覆、拒絕提供資料等義務,違者可處罰新台幣二萬元以上、20 萬元以下(港幣約 4,800 至 48,000 元)。
在會場內,民進黨團立委進入立法院時,國民黨立委已在主席台上築上人牆戒備。民進黨立委高喊「退回重審、反黑箱」,「要審查、要協商」,「民主已死、國會沉淪」等口號;國民黨立委則以「要開會、要改革」回應。
審議期間,立法院秩序混亂,院長韓國瑜一度宣佈休會,但未幾又恢復會議。這時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發言說:「我今天站在這裏,讓我彷彿我們是在中國人大會場,讓我們彷彿是在香港立法局。今天站在主席台的,不是國民黨,也不是民眾黨,是習近平,因為國會已死。」
立法院外今早集結逾二百民眾,反對通過國會改革法案。 (潘俊霖 / facebook)
民眾抗議:「沒有討論 沒有民主」
立法院上周五(17 日)開始審議國會改革法案時,藍綠雙方已爆發肢體衝突,立法院外亦有近百民眾集結抗議。簡單而言,觸發不滿的法案內容主要有兩點:
其一,新條文不僅針對官員的調查權,還將範圍擴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反對聲音認為,新法例可能使一般民眾、企業因此必須提供資料給立法院、去立法院接受詢問,或出席聽證會,有違反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其二,法例並未明確定義藐視國會罪的構成要件,可能讓被質詢人「一言不合」就被處罰,導致國會無限擴權,破壞權力分立原則。
今早立法院續審法案,也有約 40 個民間團體、逾 200 人在會場外集結,他們高舉「沒有討論 沒有民主」、「全案保留 等於沒審」等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