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人回,唯有貼返D當年嘅精彩文章懷念一下
要說黃金就離不開說美金. 話說以前的美金可是貨真價實的,每張鈔票裡都含黃金呢,怎麼說呢? 你可以拿著綠紙去銀行換黃金的,這教金本位制,那山姆大叔能印多少綠紙頭是受限的,金庫裡有多少黃金就只能印多少鈔票,多了不行少了可以.
二次大戰結束那陣子,從德國人那裡繳獲了許多黃金(弄了個什麼safe) habour條款),自己的加州和Alaska又盛產黃金, 所以那時候美金可牛B了,誰不喜歡阿, 有那麼多黃金back up, 這美金就是硬通貨啊, 歐洲和日本剛剛從戰爭的陰影裡走出來, 人們對本國的經濟和金融體系還不太放心, 所以當時的歐洲和日本都拚命出口創匯,賺美金, 到了老美打越戰了, 歐洲和日本(主要是德國)發現自己手裡有一大把美金想跟老美換點黃金回來, 這下可好Checkmate! 將了老美一軍. 美國二戰以後那些年經濟還不錯,那麼經濟成長了,生產東東多了就得多印點鈔票,這叫貨幣供應, 理論上來說, 合理的情況是經濟成長率和貨幣供應量的增長應該是一樣的, 貨幣供應多了就會通漲,貨幣供應少了就要通貶. 可是老美的鈔票是金本位,所以印綠紙頭要看看金庫裡有多少黃金才行呀, 那個時候經濟規模對鈔票供應的需求已經到了正好和庫存黃金差不多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德國和日本來插一槓要兌黃金不是找麻煩嗎? 為什麼德國日本要兌黃金那?因為他們發現處於弱勢貨幣的位置不好過,給老美剝削廉價勞動力,就像現在的亞洲一樣, 所以他們要用這個方法把黃金拿回來, back up自己的鈔票,自己也要硬一把. 美國一想不行呀, 你丫把黃金一抽走,我還拿什麼頂我的美金啊?我還印不印鈔票啦? 可是不給還不行, 這鈔票上印著可以在銀行兌多少多少黃金的,不能賴啊. 嘿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有什麼能難倒山姆大叔? 我不賴,但是我換個遊戲規則你拿我沒辦法吧?這是我本國的貨幣政策,你丫無權干涉. 尼克松他老先生大筆一揮,把金本位給取消了! 傻B了吧,沒戲了吧,換不了黃金了吧?這回還鬧什麼? 你不是要挺你的幣嗎? 行,我老美就軟一下,沒了金本位正好可以多印綠紙頭,這樣我的鈔票一多不就自然而然貶值了嗎? 你們德國日本本來就大量出口到我這裡來,搞得我貿易赤字, 貶貶美金就正好讓我反出口. 這金本位沒了, 印刷機就開印了, 潘多拉的盒子也打開了…… 咱上回說到尼克松他老先生大筆一揮,把金本位給取消了,那是70年代初的事. 這下好了, 印鈔票不受限制了, 造吧, 76年老毛死的時候這黃金才100/盎司, 到了80年初裡根時代這黃金就高刀800/盎司了. 老毛和76年的黃金低點有沒有直接聯繫我不知道, 可是這裡根總統和800/盎司卻是分不開的, 他一上台,又搞什麼星球大戰,又是增加預算赤字, 這樣就當然要增加貨幣供應,也就激發了通貨膨脹, 在通貨膨脹的時候什麼會漲? 大家都知道. 過了好些年這黃金市場才平靜下來, 進入了90年代這黃金更是死樣怪氣的,永遠過不了400, 這是怎麼回事? 這就得說說黃金的三大功能. 黃金可以在戰亂的時候避險, 一打戰誰也不知道那個輸贏跟不知道誰的貨幣最終會成廢紙一堆, 黃金最好了, 又好藏,埋地下也不會壞. 再說歷史上所有由政府發的鈔票(fiat money)最終都消失了, 唯獨黃金是真正的貨幣, 不同於(fiat money), 黃金可以跨時代和朝代. 黃金可以對抗通漲和通貶,通漲不用多說大家都明白, 對抗通貶? 可能嗎? 可以的, 通貶時代,什麼都貶值, 股票,地產…… 通貶的過程就是清理bubble, 清理債務的過程, 而黃金由於現在的價位和生產成本很接近, 沒有bubble可跌, 所以如果這次經濟真的出現通貶, 黃金只會漲不會跌. 第三個功能就是黃金在平時的民用需求, 老百姓要穿金帶銀, 有些工業產品要用黃金. 上回說到黃金的三個功能或者說是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這第一功能戰亂避險除了91年的沙漠風暴,90年代沒什麼大的戰爭了.第二功能經濟避險,90年代的經濟風險也不是太大,美國的通漲和通貶都不明顯,所以黃金價位受之影響了了.那麼第三功能民用需求呢?看來應該是供需平衡的,否則90年代的黃金價就不會如此太平了. 其實不然,這裡有貓膩!這也是為什麼這次黃金要大漲的真正原因. 這黃金的民用需求不用多說,七大姑八大姨要穿金帶銀,林叫叫都說佛要金裝. 這黃金的供應方面就麻煩點,大部分都是從producer那裡來的,就是開金礦的公司.可是這些年來開採的黃金不夠用,民間需求大,短缺的那部分從那裡來呢? Central Bank,中央銀行,從那裡”借”來的黃金去補足黃金的需求,據說是每年要借300噸已經有十多個年頭了.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個玩法? 央行金庫裡的黃金放在那裡不能吃不能喝,還要消耗大量的保管費用,以前金本位的時候還有給理由要給美金back up, 現在不必了, 黃金在央行手裡就一個用了,銀行賬面的reserve asset. 那個reserve asset是不能賣的, 賣不行, 但是如果有人要租, 租出去是可以的, 放租可以收租金啊,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租出去總比閒著好. 這央行把黃金租給了Bullion Bank, 收取1%到2%的租金, 叫做 Gold Lease Rate. Bullion Bank, 通常是大的financial instituion, 轉手把黃金在現貨市場裡賣出去,賣出所得的收入就立刻存起來收利息, 這個利息通常以LIBOR計, 只要收入的LIBRO比付出的Gold Lease Rate多, Bullion Bank就有錢賺了,可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現在bullion bank手裡是空倉了, 如果黃金漲價了,一旦租約到期, 他就要用高價從現貨市場買回,去還給央行, 為了避免這個黃金漲價的風險,Bullion Bank就去期貨市場裡做long futures, 或著long call option, 大部分的時間, Bullion Bank 都是直接找Financial Institution 做Forward, (有的時候, 這裡的financial institution就是 bullion bank, 不同的部門而已, 為了方便, 下面簡稱做這個生意的financial institution為 黃金MM). forward 和Futures 是一個意思, 雙胞胎, future是規定size和date, 而forward則由兩造共同商定合同的size和date. Forward 是屬於OTC 的derivative, SEC管不到. (這裡先打個伏筆) Bullion Bank在期貨市場做的long把自己的現貨黃金的空倉部位 hedge了, 而這個時候黃金MM有了short的position, 他也會找下一個人接這個燙手山芋, 誰呢? 金礦公司. 金礦公司也有營運風險, 他們的開採成本是基本固定的, 可是生產出來的產品卻是一一天三價, 如果跌的太多了,他們就會虧損, 所以金礦公司會找黃金MM做forward sale, 這樣就把將來的售價鎖住了, 市場黃金的漲跌和他金礦沒關係了, 漲的再高不是他的, 跌的再低也不影響他, 反正他金礦只要按時把黃金產品交給黃金MM, hjMM也按forward的價錢付給金礦公司,皆大歡喜. 然後黃金MM可以在與Bullion Bank的合同到期時,把從金礦公司那裡收到的黃金送給Bullion Bank作為交割, Bullion Bank也把這個黃金現貨在與中央銀行的租約到期時還給中央銀行, 這樣Bullion Bank和中央銀行就兩不相欠了. 黃金MM在這裡起到了Market maker的作用, 擺了個bid/ask在那裡等Bullion Bank 和 金礦公司來買賣forward, 黃金MM賺個差價和佣金. 看來挺不錯的一個過程. 各位看官, 您看出問題來了嗎?. 上回說了個借黃金買賣的生物鏈, Central Bank > Bullion Bank > Financial Institution < Gold producer. 這麼個過程看來不錯, 可是問題就出在一開始了. 所有的行為都是因為現貨市場裡, 金礦公司生產的黃金不能滿足大家需求, 所以才引發了這個借黃金的生物鏈. 有市場人士分析說, 累計的從央行借出的黃金已經有至少3000噸, 有的說是達5000噸. 但是央行能這樣無休止地借出黃金現貨嗎? 這個黃金缺貨, 本來應該以市場經濟為原則, 讓市場的”invisible hand 來解決的, 供需雙方會自然找到大家滿意的價位, 現在央行插那麼一槓, 黃金到是便宜了, 可是這樣的飲鳩止渴, 能維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