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ream.881903.com/public/1af425a27f081358a03e24326a5575fb/2024/02/7786eb69ad8e1137ab921e0f3a3741bc.jpg)
來源:政府新聞處
律政司長林定國指,作出「關鍵失實陳述」與提出意見不同,形容是針對指鹿為馬、指黑為白,市民不會因為表達個人意見而犯罪,認為不應用誇張例子,引起社會不必要憂慮。
![](https://stream.881903.com/public/6842597f11f28c95d9b929b7833e2f00/2024/01/144bdee09a15aa3468c9053b736a1c69.jpg)
來源:政府新聞處
鄧炳強:竊取國家機密有多個元素
鄧炳強指,23條下竊取國家機密有多個元素,包括在沒有合法權限下披露國家秘密、關乎國家或香港特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等7個領域,以及具有意圖,而非關乎機密內容在政府內部的機密分級。鄧炳強又指,不能草率決定「普通一張紙」是否國家秘密,亦要考慮來源。
至於傳媒報道行政會議消息,會否構成罪行,鄧炳強以傳媒引述消息指政府正研究發展北部都會區為例,指當局要就未來政策範圍聽意見,看不到有關內容屬不能披露。他又說意圖並非主觀,可在言行反映,並由法庭裁決。
林定國:政府積極考慮是否納公眾利益為辯護理由
林定國指,是否以公眾利益作為竊取國家機密罪的辯護理由,不同地方做法不同,其中英國與美國沒有相關辯護理由、澳洲則有;若竊取和披露國家機密,比維持機密性和國家安全更加重大,相信只會出現在有凌駕性、危急和會影響市民生命安全的情況,辯護理由須列出清晰嚴謹條件,避免被濫用。他指明白公眾關注,政府會積極考慮是否納入有關辯護理由。
林定國:單單談論扣留時間長短非理性討論
政府考慮在23條引入措施,確保執法部門在處理國安案件時,有足夠時間調查,包括延長目前48小時扣留時間。鄧炳強指,在充足理據下,才會向法庭提出申請延長扣留時間,不同意會違反人權。林定國指,扣留時間長短應視乎執法部門需要,以及有沒有機制確保有充足理據,指可能有個案「扣留一天都嫌多」,另外有個案「扣留30天都嫌少」,認為單單談論數字多少,並非理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