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人生簡述:躊躇滿志嘅青年,最後用十二個字總結人生丨《蘇軾文選》、〈念奴嬌〉

46 回覆
54 Like 7 Dislike
2023-09-13 02:54:40
高質 留名
2023-09-13 04:18:41
睇左兩段又幾好睇
聽日返工聽你podcast
2023-09-13 22:30:00
閱讀高低起伏嘅人生都可以有感悟
2023-09-13 22:30:10
感謝
2023-09-13 22:30:36
支持

巴打咁夜都未瞓
2023-09-14 00:42:35
2023-09-14 05:46:56
夜鬼
中意夜晚活動 諗野
2023-09-15 01:04:03
機緣巧合見到
多謝你嘅制作
希望你知有人欣賞你做嘅野
而且心存感恩
2023-09-15 15:27:56
2023-09-15 16:06:33
推一個 睇得舒服
2023-09-15 16:19:30
超高質post 留名
2023-09-16 17:29:20
我都係
2023-09-16 17:30:00
感謝你講出嚟 巴打
2023-09-16 17:30:12
2023-09-16 17:31:37
黃州時期偷作閒
呢次去到湖州,蘇軾就寫咗〈湖州謝上表〉,當中嘅四句引起王安石不滿,寫到:「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王安石決定唔忍蘇軾,認為文中嘅「新進」係對應自己所一手提拔、支持新政嘅「新進勇銳之人」,於是聯合彈劾蘇軾,指蘇軾「有譏切時事之言」、「包藏禍心,怨望其上,訕(音:傘)凌謾罵而無人臣之節者,未有如軾也。」仲話蘇軾有本詩集(今已失傳)係埋怨新法同皇上。言下之意,係新政係以皇上嘅名義去推行,而家蘇軾大大聲妄語朝政,係唔尊重新政嘅大臣同埋皇上,「萬死不足以謝聖時」。

於是,同年七月,蘇軾被捕,押解回京,送往御史臺候審。御史臺因為長期都有好多烏鴉同埋柏樹,又稱為烏臺或者柏臺;呢次文字獄,又被稱為「烏臺詩案」。經過130日之後,由於搵唔到足夠嘅罪證,加上神宗嘅干預,喺12月28日最終判決,蘇軾被貶黃州,由呢一日開始,蘇軾開始貶居生活。

蘇軾少年得志,本來一路升遷、平步青雲,但突然由「二千石」變成罪臣、逐臣,內心一定難以接受。一方面,係生活艱苦,所以你會見到蘇軾講到「我久食官倉、紅腐等泥土」〈東坡八首〉、甚至「廩入既絕」〈答秦太虛書〉、「向人乞米」〈蜜酒歌〉。另一方面,係體會人情冷淡,佢認為自己係「出沒風浪裡」嘅孤舟、講到「故人不復通問訊,疾病饑寒宜死矣」〈送沈逵赴廣南〉。
2023-09-16 18:34:08
邊啲學校教蘇軾就咁儒入道出

讀書時、同做過四間學校(band1-3都有)都係教儒釋道兼備融和;亦會講前赤壁賦同念奴嬌內嘅複雜思想。

而Edb啲垃圾文件大家一向都無視㗎啦;考評局嘅評分就有各校老師集體監住,有相對大嘅彈性。
2023-09-21 16:15:18
支持巴打繼續教儒釋道兼備融和
維護良好風氣
2023-09-21 16:17:13
所以喺地位、生活同心理嘅落差下,蘇軾依靠佛道兩家,令自己喺困難當中重拾心靈解脫同淨化。例如佢會閱讀佛道,「不復作文字,惟時作僧佛語」〈與程彞〉、去安國寺修禪定,「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堅持五年時間,終於「物我兩忘,身心皆空」、「一念清淨,染汙自落」〈黃州安國寺記〉,更親自耕種,憶白居易舊事,名其地為「東坡」,自居「東坡居士」。

作者咁樣總結:
「蘇軾傾心佛道,固然有其消極的一面,但他並不沉迷其中。他比較理性,把佛道主要作為抗衡厄運、化解憂悶、求得心理平衡的一劑良藥。在逆境中借助佛老思想保存自己,實際上是以一種特殊的迂迴方式來固守自己的節操。暫時的出世,目的是為了入世,這是另一種頑強與執着。因此,我們在蘇軾身上看不到頹廢萎靡,相反, 越是打擊挫折,越是樂觀擴大,越是能激發出永不衰竭的創作動力。」(頁6-7)

喺黃州時期,令佢遠離官場爭鬥,有時間反思人生,亦拉近咗同「田父野老」嘅距離,體察民間疾苦。對於蘇軾來講,文學創作令到佢得以喺困苦當中抒發憤怒、排解內心痛苦、撫慰受傷心靈、闡發人身體悟。所以佢嘅作品亦由討論政治、歷史,轉向文學、書簡。黃州時期有唔少佳作,例如〈赤壁賦〉、〈念奴嬌〉……所以蘇軾感言:「秀語出寒餓,身窮詩乃亨」〈次韻仲殊雪中西湖〉。蘇轍為蘇軾所寫嘅墓誌銘,就對蘇軾嘅黃州時期有好好嘅總結:

「其既而謫居於黃,杜門深居,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之方至,而轍瞠然不能及矣。」

蘇軾萬萬想唔到,呢段黃州時期雖然係來自王安石嘅懲罰,帶畀佢人生最寧靜嘅時間。佢亦結識咗好朋友李公擇,當中〈與李公擇書〉提到:「吾儕雖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真須談笑於死生之際。」佢喺閒居當中、談笑之間仍然記住忠義。只係,迎接佢嘅係顛沛流離嘅後半生。
2023-09-21 19:07:36
Same
2023-09-22 00:05:52
年閱三官若飛雁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人,喺元豐八年三月(1085),神宗病逝,繼位嘅哲宗年僅10歲,由高太后聽政。高太后對於王安石變法非常不滿,認為王安石損害自己利益,於是高太后喺執政之後立刻起用反對變法嘅舊黨領袖,司馬光。司馬光全盤否定新法,主張一切「皆如舊制」,王安石等人被逐出朝廷,而反對王安石嘅蘇軾就開展一輪新嘅仕途生涯(坐火箭)。

元豐八年五月,蘇軾被任命為登州知州,實在受寵若驚,喺〈登州謝上表〉表示「沒身難報,碎首為期」(今次終於出人頭地)。到任五日,凳都未坐暖,就奉詔回京,任禮部郎中。半個月後,升為起居舍人(隸屬中書省,你可以當係丞相個部門);三個月後,升為中書舍人,負責起草詔令。佢見到自己升得咁快,都忍唔住話:「曾未周歲,而閱三官」,即係一年唔夠,就連跳三級。

呢一切當然係司馬光嘅安排,佢想藉由蘇軾嘅才華同埋聲望,想蘇軾為佢起草「元𧙗更化」,宣傳王安石變法嘅弊處。

本來蘇軾聽聽話話嘅話,照計都可以做到司馬光嘅頭馬,但係蘇軾並無因為司馬光嘅重用而俯首貼耳。蘇軾雖然反對王安石變法,但係對於新法當中限制貴族特權等等嘅措施都表示認同。所以佢唔贊同司馬光全盤否定新法嘅極端做法。

司馬光其實都預咗蘇軾唔合作,表示「大不以為然」,決定唔再保蘇軾。這個時候,蘇軾仲捲入咗「洛蜀黨爭」,蜀即係蘇軾出身地(四川),洛係指洛陽,即係程頤一派。蘇軾喺朝中真係無咩朋友,佢面對司馬光同王安石係兩邊都唔支持,依家仲有埋「洛蜀黨爭」,要求離開京城。
2023-09-22 15:48:30
元𧙗四年(1091),蘇軾出知杭州。兩年之後,被召入京,做翰林學士,又被洛黨攻擊,五個月後,出知潁(音:泳)州。半年之後,即係元𧙗七年(1092年)二月,改知揚州。呢個就係所謂嘅「二年閱三州」〈送芝上人游廬山〉。

揚州留咗半年,同年八月,蘇軾又入京,做兵部尚書兼翰林侍讀學士。後來,睇重蘇軾嘅高太后死去,哲宗親政,哲宗係支持王安石變法,蘇軾都心知不妙,主動要求外任。元𧙗八年(1093年),蘇軾知定州,佢喺〈定州謝到任表〉提到:「坐席未暖,召節已行。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即係話我都五十歲人,一直無處安定,好似時間都用晒喺出發到任職之地,人生真累,「日月逝於道路」六個字,寫實中帶點嘆息。

不過,始終避唔過政敵攻擊。紹聖元年(1094年)四月,蘇軾被人翻舊帳,以「誹謗先帝」嘅罪名彈劾。蘇軾就開始被貶南方之旅。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