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人生簡述:躊躇滿志嘅青年,最後用十二個字總結人生丨《蘇軾文選》、〈念奴嬌〉

46 回覆
54 Like 7 Dislike
2023-09-03 20:04:23
仲記得中學嘅時候學蘇軾,當時教〈赤壁賦〉定唔知〈水調歌頭〉,老師淨係話蘇軾退隱,做官好hea,然後又將蘇軾同莊子扣連,以道家嘅出世去對比儒家嘅入世。所以總有個印象就係蘇軾係道家,道家就出世。

將世界一分為二,易唔易記?當然易記,我依家都記得,儒入道出,琅琅上口。我回憶當時對儒道嘅諗法,就係儒家攞苦嚟辛,道家不負責任。如果唔去檢視呢個「常識」,呢個一分為二嘅印象可能就會伴隨我嘅一生。

一套講中庸、講和諧嘅文化,被人講成走向極端,陷入二分,唔係好可悲咩?中國文化理應係多元而立體,而對立同簡化將會令文化變得片面;如果老師一直以儒入道出教學,咁十年過後,佢就會令幾百人接受一套想像出嚟、無力嘅中國文化。

依家先發現,老師無一句講啱,道家已經係古舊講法、蘇軾有大半人生都係喺官場上為國為民,話蘇軾避世,實在太過輕描淡寫。藉由回顧蘇軾嘅人生,你會發現從蘇軾嘅背影,可以見到儒釋道思想嘅罔兩。內容包括:

書香世家三門傑
少年得志得第二
多元思想儒釋道
直言極諫陷黨爭
黃州時期偷作閒
年閱三官若飛雁
輾轉南方至海角
面對北歸莫敢還

北宋政治都幾混亂,所以你會見到蘇軾周圍走;
另外,內文有好多年號,因為唔少皇帝早死,蘇軾就做過幾朝臣子。
最後,我會用「蘇軾」呢個名總結蘇軾嘅一生。

按:
考評局:「《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之詞,蘇軾借懷念三國歷史人物,抒發個人懷才不遇之情。……,帶出千古以來的風流人物,也如被江浪淘盡,一個個消失於歷史舞台,時間無情,物是人非,感歎悲壯淋漓……借一樽酒沉醉江月,遣懷消愁。」
某:消失於歷史舞台,係被遺忘,但係蘇軾正正係記住公瑾小喬。總結再講。
2023-09-03 20:05:00
牛哥講經志於編寫廣東話文章以及用廣東話去為香港人講講書本,內容主要有關歷史、政治、哲學。希望每講一本書,唔只做到簡介/推介人去睇呢本書,我更想以我嘅理解去講講呢本書有趣嘅地方、值得反思嘅地方,希望真真正正同大家去了解一本書。用思考,去陪伴你過一小段時間。

近排仲增設youtube,用心製作,有興趣可以睇睇。

牛哥講經Youtube
今集無youtube

牛哥講經Wordpress
(排咗版同加咗啲相,我會不定時修改內容,請以Wordpress版為準)
https://cowgortalk.wordpress.com
依家會將完整文稿放到patreon,大家都可以自由觀看

牛哥講經Podcast
(內容已經製作成Podcast,有興趣可以聽聽)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E7%89%9B%E5%93%A5%E8%AC%9B%E7%B6%93/id157244790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yFR7YKUcAhkoEM6HWlJPA?si=A-rx6vM9R1qK0UQNJqC--g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HXptHA4hSuBHVkYNQU
Google Podcast:
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hbmNob3IuZm0vcy81ZDZkYTIxMC9wb2RjYXN0L3Jzcw
牛哥講經IG
(歡迎畀comment / 參加投票講邊本書)
@cowgortalk: https://www.instagram.com/cowgortalk
平台連結可以去:https://linktr.ee/cowgortalk
2023-09-03 20:06:47
正文內容
書香世家三門傑

北宋宋熹宗景𧙗三年12月19日(公元1037年1月8日,就快一千年前),蘇軾出生喺湄州嘅眉山,即係今日嘅四川。

佢屋企係一個典型嘅書香世家,祖父蘇序係詩人、父親蘇洵係古文名家、細佬蘇轍亦係大文豪(我個人就幾鍾意蘇轍解老子,推介大家睇)。

蘇洵本來有六個子女,但係長子同三個女兒早死,結果只有蘇軾、蘇轍相依為命。

而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被人合稱「三蘇」,喺唐宋八大家入面,佢哋三個就佔咗三個位,都咪話唔話把炮。通常個仔叻,爸爸就冇咁叻,爸爸叻,仔就冇咁叻,但呢一家人係爸爸又叻,兄弟兩人都叻,放諸中國文學史、甚至世界嘅文學史都係頗為罕見。
2023-09-03 20:15:49
以前中文老師都講三蘇,真係會聽到著迷
2023-09-03 20:30:29
2023-09-03 21:21:11
蘇軾一出世,父母就為佢規劃左一條做官之路。父親更為兄弟二人寫咗〈名二子說〉,我哋到最後會藉由〈名二子說〉,睇睇「蘇軾」呢個名點樣對應蘇軾嘅人生,蘇洵早已見到兩兄弟嘅未來。

喺蘇軾七八歲嘅時候,就入咗小學讀書。放學之後,父親會親自對佢嘅讀書作文悉心教導。母親程氏出身官宦人家,係個知書識禮嘅女性,將《後漢書.范滂傳》等等嘅人物傳記,當成床邊故事講畀蘇軾聽,所以蘇軾細細個就「奮厲有當世志」。
2023-09-03 21:22:04
有一個好老師好重要!令學生鍾意聽書
2023-09-03 21:22:50
少年得志得第二
蘇軾都幾細個就考到功名。喺嘉𧙗元年(公元1056年),即係廿歲唔夠就同蘇轍,一齊跟父親上京參加禮部秋試,並且中舉,第二年以〈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歐陽修大大賞識。

當時嘅科舉考試,要求學生以文章答題,收卷之後,會將答題重新抄錄,所以考官係唔可以透過字跡去推斷文章係由邊個所寫。歐陽修作為考官,覺得眼前文章深得自己嘅心,以為文章係自己弟子曾鞏(音:gung2)所寫,為咗避嫌,就判做第二。

點知出到嚟先發現係蘇軾嘅作品。所以蘇軾因為寫得太合考官心意而拎咗第二。
2023-09-03 21:22:53
Lm
2023-09-04 00:07:53
2023-09-04 00:34:37
Push
2023-09-04 02:21:18
竟然
2023-09-04 03:42:52
宋朝好似無熹宗?
2023-09-04 04:02:06
留名
2023-09-04 04:29:08
十分抱歉 我打錯咗無為意

應該係宋仁宗
2023-09-04 04:34:25
要知道,同蘇軾同期考試嘅,仲有依家中國哲學史上,琅琅上口嘅大哲學家,張載同程灝(程明道),蘇軾可以喺咁多高手之中,得到歐陽修嘅青睞,實屬不易。歐陽修甚至稱蘇軾呢篇〈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有孟軻之風」,即係話蘇軾係再世孟子。孟子被人稱為「亞聖」,歐陽修言下之意,就係話蘇軾係「亞亞聖」。

當時嘅蘇軾對佛老無咩好感,喺嘉𧙗六年(1061年)所寫嘅〈韓非論〉就寫道:

「昔周之衰,有老聃、莊周、列禦寇之徒,更為虛無淡泊之言,而治其猖狂浮游之説, 紛紜顛倒,而卒歸於無有。」

點解無有?

「今老聃、莊周論君臣、父子之間,泛泛乎若萍浮於江湖而適相值也。夫是以父不足愛,而君不足忌。不忌其君,不愛其父,則仁不足以懷,義不足以勸,禮樂不足以化。」

簡言之就係仁義禮不足,失去父子君臣關係。
2023-09-04 13:47:21
理科撚留名
2023-09-04 18:05:37
多元思想儒釋道
當然,對老莊唔友善嘅蘇軾只係一時。由於宋代嘅思想已經陷入多元(中土文化受到佛教、同埋引接佛教嘅道家影響),所以蘇軾都幾廣泛閱讀。呢度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係蘇軾知道自己即將離世,寫信叫蘇轍寫墓誌銘,蘇轍於是寫咗《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回憶蘇軾一生,當中提到:

「少與轍皆師先君,初好賈誼、陸贄{zi3,唐德宗宰相}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既而讀莊子,喟然歎息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論,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嘗謂轍曰:「吾視今世學者,獨子可與我上下!」......後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

大約語譯一下:蘇軾細個嘅時候,同蘇轍一齊讀書,初初鍾意睇賈誼、陸贄嘅書(都係有功業嘅名相),佢哋論古今治亂,唔講空話;然後蘇軾開始讀莊子,就嘆息道:「我以前見到中呢一個字,但係我講唔出中嘅意思,而家我睇到莊子,佢講出咗我心聲!」莊子講出中庸,言語微妙,係古人都睇唔出。蘇軾曾經同蘇轍講:「我睇依家嘅學者,只有細佬你可以同我差唔多!」之後蘇軾再讀佛學嘅書,認為佛學深遠,同孔老溝通,無有隔閡,廣大而不見其涯。

如果話儒釋道三教合流係明末嘅結果,咁蘇軾處於北宋時期,對孔子嘅尊敬、對佛老嘅友善,可以話開啟三教合流嘅先聲。另外,佢亦係首先提出莊子同儒家經典《中庸》嘅關係嘅人,佢認為莊子雖然有喺書中取笑孔子,但實際上係「陽擠而陰助之」(即係表面上踩孔子,實際上輔助孔子),所以「莊子蓋助孔子者」(《莊子祠堂記》)。提倡「儒釋不謀而同」、「相反而相為用」〈南華長老題名記〉。但我哋必須要留意,蘇軾並唔係用莊子、佛老吸收儒家,而係用儒家吸收莊子、佛老,所以佢嘅基底係儒家思想。我哋睇落去,你就會明白點解我咁講。

歐陽修之後都好睇得起蘇軾,睇完蘇軾嘅〈謝歐陽內翰書〉,就講到:「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也。」(歐陽修〈與梅聖俞〉)當時蘇軾只係二十二歲,實在政壇嘅明日之星。
2023-09-09 14:29:23
直言極諫陷黨爭
喺1062年,25歲嘅蘇軾參加制科考試,我哋通常講嘅科舉,其實係科舉中嘅貢舉,主要考詩詞經典嘅筆試,定期舉行;其實科舉仲有另一種形式,叫做制舉,係皇帝出題嘅特別試。制舉要有兩個大臣做保薦人、另外係非常難考,有分一、二、三等,實際上一、二等係虛設,無人會拎得到,三等已經係滿分。少年得志嘅蘇軾參加咗制舉,更寫咗〈進策〉、〈進論〉等等嘅二十五篇文章,我哋稱之為制舉二十五篇,有系統咁闡述自己嘅政治思想、治國主張。自述自己係「直言當世之故,無所委曲」(直率咁指出當世問題)、指出北宋係「有治平之名而無治平之實」。結果蘇軾成為宋國開國百年以嚟,第一個拎到第三等嘅人,呢一科叫做「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其實蘇轍都有一齊參加,不過蘇轍更加直線抽擊皇帝,拎嘅名次就無咁好。

仁宗考完兩兄弟,過幾年就死咗。宋神宗喺1067年年少登位(1048年出世,所以係廿歲唔夠就即位),對蘇軾呢個初出茅廬,又敢於直言嘅才俊非常賞識。
2023-09-09 14:40:11
佢既光芒直頭掩蓋晒其他人
我記得呢句,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兩個仔屈機
2023-09-09 15:05:57
正斗 留名等新料
2023-09-10 19:37:59
大家都知蘇軾文學勁
但今次會講多少少佢嘅哲學洞見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呢句好型
2023-09-10 19:38:53
2023-09-10 19:39:10
熙寧二年(1069年),蘇軾寫咗〈議學校貢舉狀〉,反對王安石變法。神宗即刻召蘇軾入朝,囑咐蘇軾:「凡在館閣,皆當為朕深思治亂,指陳得失,無有所隱者。」(大家都係自己人,應該要幫我去諗下點樣治亂,直接指出得失,唔好隱瞞)意下之言,即係要蘇軾繼續直諫,此等信任,實屬可貴。

蘇軾喺年少批評過主政嘅王安石,就注定蘇軾要陷入黨爭。不過蘇軾算好彩,喺四十四歲之前,可以算係幾順利。而佢喺各地任職之際,對政務越漸理解;蘇軾明白北宋需要改革,只不過佢認為王安石嘅變法太急進,所以「上疏六千餘言,極論新法不便」。

到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被派到湖州做知州。按照慣例,履新就要寫〈謝上表〉。所謂〈謝上表〉其實就同皇帝講,多謝你派我嚟呢度,我有咩展望呢。其實蘇軾都成日寫〈謝上表〉,因為佢成日都要去唔同地方做知州,當時係王安石主政,王安石都無咩阻蘇軾嘅仕途。但蘇軾始終係個文人,自己嘅政見無被實踐,就借〈謝上表〉發牢騷。

例如喺〈密州謝上表〉講到:「論不適時,皆老生常談陳腐之話」(我講嘢都唔啱呢一個時代,成日講埋啲老生常談、陳腐嘅說話。」
〈徐州謝上表〉:「國力報之無所,懷孤忠而自憐」(想回報國家,但有冇咁樣嘅能力,我只有孤獨嘅中心,以此自我安慰)

好明顯講說話俾王安石嘅改革派聽。王安石都一直隻眼開隻眼閉。於是蘇軾雖然有幾句牢騷,心情都唔算緊張,而係幾開心,喺〈超然台記〉寫到「餘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牆之美,而蔽採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簡言之就係本身水路係舒服啲,蘇軾偏偏為感受旅途,走去坐馬車。
2023-09-13 02:13:30
支持牛哥人生真係要有高低起伏先會有感悟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