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講講出院後支援,因為我前公司就係呢一下作為服務切入點。當一個精神病人被青山、小欖診斷為冇暴力傾向時,佢就可以出院,然後佢就會轉介去我前公司。至於病人係唔係真正冇暴力傾向,完全係睇個精神科醫生判斷(我地少用復原呢個字,只為精神病係冇可能完全康復)。問題就出喺呢度,病人係唔係真正冇暴力傾向?冇人知。定係醫院唔夠床位時就會將部份marginal case discharge?冇人知。又或者個病人係唔係醒到見鬼講鬼話?冇人知。所以我前公司有時會接到啲做過驚天動地大案嘅客仔,原因就係醫院聲稱個客仔已經冇暴力傾向。
然後講人手問題,據我所知我前公司下每個服務單位,都係長期人手不足。社署編制下會限制每個單位職員數量,但其實個限制根本不設實際!根本唔足以應付實際服務需要。加上前線護理人員(社監、護理員、社工)流失率普遍高,而精神病復康機構情況更加嚴重,同上面講醫院情況一樣,醫院集中大量人手,但可以射後不理掉晒去機構食,成件事整個體制係唔係應該要負上返一定社會責任?
除編制人手外,有時類似馬會一類金主會突然掉舊錢落嚟,要求公司開設新服務,不過呢類服務通常有時限性,funding一完成team人就會炒晒,同埋亦都限制咗機構點用呢班人,係唔可以將佢地用落恆常服務上。結果係人就大把,編制同事忙到仆街,project同事想幫又唔幫得。
之後講撥款方面,一筆過撥款下每年政府都有一定經費交俾各機構盈運,但除咗一筆過撥款外,仲有其他名目款項,好似block grant、lottery fund之類。聽落好似好好,好多錢可以任你點洗,但實情係呢類錢好多時根本用唔到落去服務使用者身上。每次出現社會不幸事件,政府就會好似買贖罪券咁掟一大舊錢落嚟,不過就會限制你舊錢唔可以用嚟增加人手!結果係唯有拎筆錢去買一堆唔等駛嘅垃圾!例如換晒所有冷氣機、買多兩隻垃圾機械人涼冷氣、買堆部iPad通街派等等等等...每年3月31日前就係地獄,瘋狂地買一堆垃圾返嚟先再慢慢諗點用。
曾經喺武肺期間,社署皇恩浩盪搞個project俾機構請一班programme worker,人工恥辱性地得10,500大元,仲要講明係得兩年期。我請個青頭返嚟教識佢中心每份表點填同大約運作都要半年,加埋份咁嘅人工,你叫人點做?
香港正苦對於精神病復康問題,根本就係頭痛醫腳、腳痛醫頭。成件事完全冇遠見同計劃,純粹覺得掉舊錢出去就會有人包底做晒。有時其實我好佩服我前公司班員工,佢地出發點都係以服務使用者利益做依歸,面對住咁戇居嘅政策都係咬緊牙關照做。
P.S. 鑽石山條友正正就係小欖discharge case,到底佢係真係冇暴力傾向,定扮得太好?
P.S.2 剛聽舊同事講,比卡超話檢視精神病服務,但唔解決根本問題,加上以比卡超條廢物嘅智力,都只係繼續頭痛醫腳、腳痛醫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