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呢個回答中有一段幾有意思,但樓上都無人提
:
"首先,年輕人寧願「有業不就」地選擇躺平,並不是因為心氣高,也不是因為不能吃苦,而是因為「不划算」。
我們過去只習慣用工資來衡量一份工作的回報,失於片面了,
其實更應該用「效用」來概括從一份工作中所獲得的全部體驗。
工資是一方面,安全感、尊嚴、社會接納、自我實現……是另一方面。
我們也不應該僅用時間和精力的消耗,來衡量我們為工作所做的付出。
《要錢還是要生活》中提出了一個很棒的概念,叫「生命能量」。
意思是我們為工作所支出的,不僅是時間、精力,還有不良情緒、身體健康、思維空間、生活希望,以及很多人都忽略掉的-----機會成本。
所以道理很簡單,當
「效用」<「生命能量」時,打工就不划算了,就不如「躺平」。
大家都不喜歡躺平,
對國家來說,是勞動效率的損失,對年輕人來說,也會心理矛盾,因為價值實現是人的基本需求,誰會甘心當廢物?
但這些年來,大家從工作中得到的「效用」在斷崖式下跌,而支付的「生命能量」卻一直颷漲。
比如同樣是一份月薪5k的工作,擱10年前,有希望買老家縣城的房子,但現在,房租一交就剩不下啥了-----
房價越高,生活成本越高,「效用」就越低。
而且隨著工作越來越流程化、科層化、山頭化、內卷化……打工人的「生命能量」也被透支得愈發厲害。
年輕人或許講不出這許多道理,但每個人都能從實際體驗中做出權衡,也就是說,
「效用」<「生命能量」,才是導致「年輕人不進廠」的真正原因,絕非什麼「不能吃苦」。
只要「效用」<「生命能量」的問題還在,即便是初中就畢業的小年輕,根本談不上有什麼心氣,也不會甘心進廠打螺絲、端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