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上升至5.4%的同時,香港總勞動人口亦跌勢未止:最新(2022年2-4月)跌至376.5萬人,按年下跌3.2%,按照統計處記錄,應是1982年有系統記錄以來最大跌幅[1],這點似乎未得到媒體及政府重視。陳茂波昨日還認為失業率數字有滯後,未反映市況改善,似乎不願提及勞動人口數字暴跌的問題,還說「從茶餐廳所感受到的氣氛,認為就業市場正逐步好轉。」[2]。現在,香港出現了「人財兩失」的狀況:既多了人失業陷入經濟困難、連會工作的人亦少了,陳茂波未免過分樂觀。
屈指一算,總勞動人口由2018年7至9月的高峰400.9萬,足足下跌了近240,600人。24萬人能工作的人消失了是一個什麼概念?2021年末,零售業就業人數為27.5萬人,而住宿及膳食服務就業人數為26萬。換句話說,近乎一整個行業的規模的勞動人口過去近4年蒸發掉,情況不容樂觀。而且近一年跌勢加劇,最新數據比去年同期(2021年2-4月)下跌124,300人,佔過去近四年跌幅過半,呈現插水式下跌,流血不止的狀態。
勞動人口持續萎縮,人口老化及疫情固然有影響:每年有人退休、過去兩年來外籍家庭傭工數目下跌近6萬、部分疫情下高風險行業的從業員(如清潔工)寧願退出就業市場等等,但扣除這些以及季節性因素後,仍難以解釋近24萬人的跌幅(去年疫情穩定時跌勢依然甚或加劇),這個數字或多多少少反映了移民潮及外籍人士「出走」的嚴重情況。
現時最新總勞動人口數字為2022年2-4月份的數據,或未反映疫情第五波完結後解封後的情況,但勞動人口跌勢遠在疫情前已開始,在社會環境未有改善、持續對世界封關以及移民潮持續的背景下,總勞動人口的跌勢很可能持續,對經濟長遠發展的傷害難以估量。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16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