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家彪:究竟是否真的有信心在這一屆內完成取消(強積金)「對沖」的立法工作?
法例生效以後,打工仔何時可以受惠?
行政長官:歡迎阿彪重返立法會。......但審議法例、通過法例是立法會的工作
陳凱欣:特首和一眾防疫官員仍然自己感覺良好,覺得你們收緊社交距離是快、狠、準,但很多聲音和我自己都認為其實你們是亡羊補牢。
現時香港要切斷Omicron再傳播,有兩個可行方法:
一,仿效內地小區及全面檢測,檢測要在一星期內全民做兩至三次,找出隱形傳播者;
二,把握農曆新年前的最佳時機,大幅減少人流和物流,包括即時推出在家工作,減少公共交通的班次流動,全面鼓勵留家抗疫。
行政長官:我同樣也歡迎陳凱欣議員重返立法會。
在這個抗疫過程裏,我們不斷研究用何對策去應對疫情,而這個對策一定要切合香港的實際情況;等於民主發展都要切合香港的實際情況,不能夠抄襲其他地方。
在過去10多天,我們進行了90萬次病毒檢測,進行了無數的追蹤工作,所以今天Omicron這個傳播力如此強的變種病毒株,在香港並未有——我希望我們不會出現——幾何式的爆發,到今天只是40多宗個案,已經過了10多天。
如果我們放棄了這個如此有成效、聚焦的檢測工作,貿然聽取一些意見去跟從別的地方進行所謂小區檢測,我不會承擔這個後果,議員亦不想承擔這後果。
有一個好的、已證實有效的方法去控制疫情,你叫我放棄,然後把我的人力物力全放在另一個香港沒有證實、甚至沒有做過——其實不是沒有做過,二○二○年九月,在社會的號召下,中央亦很幫忙,派出500多人做了一次全民檢測——其實也不是全民,因為不是強制就不是全民
——做了140多萬人次,找到30多個確診個案;相對於我們現在很聚焦地做了90萬次檢測,已經找到七成這些確診個案出來,哪個較有成效,大家心中有數。
抗疫工作不是口號式,抗疫工作須實踐,透過實踐和不斷去調校,找到最適合香港抗疫的工作。這是第一點我對於陳議員建議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