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即使把大腦放大1000 倍來看,這些仍舊是非常艱鉅的任務。雖然上面提到——大腦皮質就像是兩個街區大的餐巾紙,但是現實中餐巾紙並不是平舖的,它折折疊疊地縮在麥迪遜廣場花園(即大腦)頂部。如果只看表面的話,我們只能觀察到不到三分之一的餐巾紙,其餘大部分都藏匿在褶皺裡。
另外,就目前來看,BMI 技術的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第二章節中,我們說到大腦表面覆蓋著層層俄羅斯套娃(包括頭骨)。如果把它們也放大1000 倍的話,那將是一堵七米多厚的牆。另外,由於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拆牆”,將自己的頭蓋骨長時間暴露在外面,所以科學家們必須研發出創傷盡可能小的BMI 技術,為未來開展較大的範圍人體實驗創造條件。
假設我們已經看透大腦皮質,這些“神奇”的BMI 技術仍舊面臨著挑戰——如何“穿越”數十米厚的牆,抵達麥迪遜廣場花園內部。
當然要掌握大腦皮質並不是易事,我們上面提到的放大1000 倍的模型只是一個概念而已。而且大腦中有超過五十萬個這樣的小盒子,如果把它們排成一列,這條隊伍將長達500 公里,並一路延伸至波士頓或者其他地區。照這樣計算的話,參觀這條路或許要花費100 個小時。
好了,大腦的問題我們先說到這。下面我們開始聊聊Part 3 的重點內容——BMI 技術。
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支持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研發BMI 技術的呢?
那是因為,如今他們已經研發出可以記錄、刺激神經元的儀器(我們暫時先關註記錄的部分)。下面我將為大家一一介紹:
BMI 工具
就現階段的技術水平來看,我們應該從以下這三個方面去考量BMI 工具的有效性:
1)規模:同一時間內可以記錄多少個神經元
2)分辨率:工具接收到的信息的詳細程度。這裡說的分辨率分為空間(神經元“定位”的準確性)和時間(記錄信號時反應的迅速性)兩類。
3)入侵性:是否需要進行創傷性處理,如果要,到底有多需要?
長遠的目標是同時實現以上三點,不過目前還未能完成。所以科學家們要做的是考量——“我應該拋棄哪一條標準”。每個工具之間並不存在高級、低等之分,研究人員要做的是權衡各BMI 工具利弊。
下面我們正式開始介紹,目前科學家們正在使用的工具:
fMRI:功能性磁振造影
規模:高(它可以顯示整個大腦的信息)
分辨率:空間分辨率達中低水平,而時間分辨率則較低。
入侵性:無創式
fMRI 是一種經典大腦記錄工具,可為科學家們提供大量的腦部信息。不過,fMRI 並不是BMI 研發中常用的技術。
fMRI 誕生於20 世紀70 年代,是由基於X 射線的CAT 掃描技術演變而來的。不過MRI 使用的不是X 射線,而是磁場(無線電波或其他信號)。
這是一整套完整的腦橫截面圖
非常神奇的技術
fMRI 使用磁共振技術來跟踪大腦內血流量的變化。為什麼呢?因為大腦區域活躍運動時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血液供氧;所以跟踪血流情況,可以推測出大腦的活躍區域。
fMRI的大腦成像圖
當然,大腦裡本就有血液,但是圖像僅僅顯示出血流量增加(橙色/黃色)以及降低(藍色)的地方。另外,由於fMRI 可以掃描整個大腦,所以它的成像一般是三維的。
fMRI 具有大量的醫療用途,比如確定腦中風後,大腦哪個區域的功能還能保持正常運行等等。目前,fMRI 技術已經為神經科學家們提供了大量的大腦信息,而且幫助他們發現了大腦某些區域的特定功能。另外,fMRI 還具有安全、無創等優勢,因此有利於科學家們開展大腦實時掃描研究。
不過剛剛也提到,fMRI 技術最大的缺點就是分辨率不高。與電視機一樣,fMRI 掃描圖像也具有自己的成像像素——三維的立體像素。
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fMRI 成像體素的尺寸不斷縮小,使其空間分辨率提高至立方毫米級別。大腦的體積大約為120 萬立方毫米,所以fMRI 掃描成像時將會把大腦劃分為約百萬個小立方體。不過這樣的尺寸,對於神經元來說依舊很大,每個像素可以囊括數以萬計的神經元。
而且更嚴重的問題是,fMRI 技術的時間分辨率較低,得出的血液跟踪數據準確性不高,且有一秒鐘左右的延遲時間。一秒鐘聽起來雖然不多,但是這已經夠神經世界革新幾輪了。
EEG:腦電圖
規模:高
分辨率:空間分辨率非常低,時間分辨率可達中、高水平
入侵性:無創式
近一個世紀以來,EEG一直把一個電極陣列罩在患者頭上。請看下圖:
或許對於2050年的人來說,EEG是一種非常原始的大腦技術。但是在這個時代,EEG依然受到學界的青睞,因為它是實現無創型BMI技術的途徑之一。下面是大腦不同區域的腦電記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