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如簽張不買樓契約 咁全港市民都冇供樓壓力

評論不自殺契約嘅巴打唔該上網睇左建立呢份"契約"的真正目的,唔好一味話on9咁簽左係咪會解決到問題![]()
呢份"契約"的目的我相信不在於約束而係著重提醒,唔係提醒你唔好自殺![]()
係提醒你而家無論咩情況,都唔會係絕境,自殺唔係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身邊仲有人關心你,可以幫助你等等...![]()
就係搞唔掂/有精神病先想死
你比張野我簽簽完又解決唔到問題為乜
話比鬼知原來自殺係會死?
小弟無能,冇辦法完整咁解釋巴打聽呢份所謂契約嘅真正意義係咩,巴打有興趣可以自己上網搵相關文獻去理解
我唔夠膽講呢樣野必定有用,只係想講未必係大家心目中咁on9
3年前一宗11歲品學兼優的乖乖女自殺身亡個案,原來箇中另有內情,死者原來事前曾自行完成自殺風險量表,發現自己有自殺傾向後曾向社工求助,更簽下不自殺契約,惟該名小六女生卻在簽約後數日輕生。
有研究青少年自殺及精神健康問題的專家批評,教育局在2015年更新的《學校處理學生自殺問題電子書:及早識別、介入及善後》過於目標為本,只適合有顯性自殺的15至24歲人士,但不適合需長時間溝通及交流的隱性自殺個案,強調輔導者需先與青少年及兒童建立關係,才能了解其內心世界,減低自殺風險。
一直考頭三名 當抑鬱母聆聽者
宣教會學校服務隊駐校督導陳國聯今日在一個兒童自殺趨勢剖析發佈會上透露,大約3年前有一名11歲、品學兼優的小六女生,自小照顧胞弟及嚴重抑鬱母親,由於母親曾需送院治療,她更擔當母親心事的聆聽者,並背負着父親對學業的高要求,一直在全班考首三名。
看似懂性的她,原來自小三開始已有學業壓力,並經常閱讀死後世界的互聯網小說,即使事前曾在網上找到自殺風險量表,完成評估再找學校社工傾訴,雖獲社工與她冷靜理性分析,指離世會令父母傷心,她於是簽下不自殺契約,但不幸的是,簽約數天後卻她跳樓身亡。
一個月8宗 兒童青少年輕生多無徵兆
人本精神健康實務學員始創人葉錦成說,本港近年常有兒童及青少年自殺身亡,單是今年2月至3月1日已有8宗,當中不少屬於隱性自殺,即事前無明顯意圖及徵兆。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92458
個社工係咪on9![]()
家下個細路搵你就係父母同屋企令佢造成壓力
但你同佢講你死左父母會唔開心
有無諗過個細路嘅感受![]()
![]()
呢啲真係社畜嚟![]()
閱讀理解0分?
你明唔明紅字UP 乜先?
如果佢同父母關係差 嗰社工講離世會令父母唔開心
我會屌佢老母
但點睇都睇唔出佢哋關係係差囉
或者你係邊隻字見到我打佢地關係差![]()
我想講嘅意思係 小朋友向社工求助係因為佢大壓力令佢有自殺傾向
而令佢有呢個壓力係因為父母同屋企
但社畜同佢分析左之後認為佢地左會令佢父母唔開心
成個評估同計算都淨係得佢父母嘅感受
根本無小朋友嘅自身感受
其實小朋友都係一個獨立個體 佢都會有感受 佢唔係為左其他人而生存 或者你可以講一部分係
但佢主要存在嘅目的唔係為左pleasure 父母同其他人
個社畜咁幫佢分析係咪真係有幫佢有了解到佢呢至少我唔覺得
同埋你點樣分析父母有比壓力=小朋友同父母關係差![]()
![]()
即使小朋友同父母關係親密都可以比好大期望比個小朋友,哩啲期望都可以構成小朋友嘅壓力架喎
評論不自殺契約嘅巴打唔該上網睇左建立呢份"契約"的真正目的,唔好一味話on9咁簽左係咪會解決到問題![]()
呢份"契約"的目的我相信不在於約束而係著重提醒,唔係提醒你唔好自殺![]()
係提醒你而家無論咩情況,都唔會係絕境,自殺唔係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身邊仲有人關心你,可以幫助你等等...![]()
就係搞唔掂/有精神病先想死
你比張野我簽簽完又解決唔到問題為乜
話比鬼知原來自殺係會死?
小弟無能,冇辦法完整咁解釋巴打聽呢份所謂契約嘅真正意義係咩,巴打有興趣可以自己上網搵相關文獻去理解
我唔夠膽講呢樣野必定有用,只係想講未必係大家心目中咁on9
既然你大人都解釋唔到份野有柒用 何以見得小學生會明
頂唔順 笑左
我夠要求我老竇老母留低3000萬薪家俾我![]()
果然有咩老竇老母就教出咩人
簽不自殺契約有咩意思?
唔係以為要自殺既人臨跳果下會心諗「唔得喎,跳左會違約架喎」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