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港大離地都唔係第一日嘅事啦
只係冇諗過MSW 呢一個咁貼地嘅科目 竟然都會係離地到仆街
港大只係着重係professional writing 教practical skills 真係少之又少 你可以話係其實少得可憐 上個sem casework course 我地練習counselling skills 只係得六堂既時間 (仲要唔係每一堂都可以練習)
都唔緊要反正都係第一個sem 我地仲有機會可以再去練習
咁好啦到今個sem 到group work
要我地寫一份好離地嘅group proposal 離地到係要我解釋點解要用group work 去做 我心諗大佬呀 明明就係你叫我用group work 但係點解仲要我去解釋 另外就係明明好多 studies 講我地個題目係individual 會好啲 咁其實你想我點樣解釋呢
唔緊要
我當學埋背後嘅理論
第時俾我可以寫好啲proposal 去r funding
但係都係果句 我都係想寫啲有實際用途既野 想寫啲係真係對我地嘅client會好既野
咁好啦 其實大家生活係香港 大家都想為咗香港好
特別係社工呢一份咁貼地嘅工
雖然而家真係多咗好多English speaker clients
但係我地第時出嚟 好大部份嘅時間都係會運用中文去同我地同事同埋client去溝通 咁好理所當然 我好認為我地既輔導技巧 係應該用廣東話去進行 而非英語
但係班上面有一位少數族裔同學及一位內地同學
所以令到group work practice 無法用貼地的語言進行
1. 雖然大家都是大學生 英文程度一定有返咁上下
但係大家有冇諗過 我哋而家係學緊一啲專業既practical skills 而非閑話家常 又或者係普通presentations
如果用英文進行的話 試問大部份 (99%) 的同學 將來工作時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 另外亦都唔可以學到應有既野
2. 有同學指出 大學一早講明用英文教授
但係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因為以往幾屆的MSW skill practice 既時候亦有中英文班
而我地上個sem casework 既時候亦可以用廣東話 而且都進行得很順利 有何不妥?
如果是堅持這個原則的話 為何以前會有這個先例?
所以這一個理據並不能成立
3. 亦有同學指出 這是歧視的問題
有同學話點解得英文同埋廣東話揀 點解冇Hindi 同mandarin 俾我地投票
如果我地唔用英文就係歧視 咁試問我地呢啲 Cantonese speakers 係咪要學習嗰位同學嘅mother language 去遷就佢?
同埋都係果句 你第時係香港做社工 你唔學習香港文化 唔學習香港嘅語言 反而要我地local 去就你?
有時候點解要道德綁架?
點解少數族裔成日都覺得我哋係歧視佢?
其實我哋真係冇咁嘅意思
大家都想學好啲 你話你用中文學得唔好 但係其實我哋用英文都係學啲skills學得唔好
大家都係為咗學習而出發,請你地唔好成日都將我地道德綁架,唔好有咩議題都扯去racial discrimination
4. 有同學指出係equity 同equality 既問題
有人話全部用中文或者全部英文就公平 但係我唔同意呢個講法
基於equity 呢個問題啦 如果全部人用英文 其實對中文渣嘅人真係好唔公平 已對果位操流利英語既同學可以話係極之有利
所以equity 係咪就係要我哋去遷就人?係咪做社工就一定要被道德綁架?
如果真係有心做一個為香港人服務既前線社工 而唔係一個高級政府文員 我諗你地都係唔好考慮呢間大學
另外 呢個世界真係冇絕對公平 都真係唔係好明點解要大部份人去遷就兩位同學 明明可以有更加好既解決方法 明明有同學可以係佢地要考practical skills既時候配合做client 大家都可以用返自己mother tong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