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淺出–治理暗瘡的新方向

薯仔聞茱莉

74 回覆
114 Like 3 Dislike
薯仔聞茱莉 2020-09-07 04:25:28
暗瘡對大部份人來說可謂是一道萬惡的存在,尤其是愛靚唔愛命的女士們的公敵。

在講述暗瘡的形成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皮膚的背景資料。


(圖1)皮膚是人類最大的器官,它是我們一道抵禦外來物入侵的防線,同時亦提供了一個優良環境給予各式各樣的細菌及真菌成長及聚居。

除皮膚表層外,那些細菌及真菌亦可聚居在髮囊、負責散熱的汗腺及負責分泌油脂的皮脂腺裡頭。



(圖2)皮膚最外層的細胞全都是已死的細胞(Dead Cells),學名為Enucleated keratinocytes。

這些已死的細胞會不斷脫落,大概每日總共會脫落50億這些已死的細胞,而下層已死的細胞會逐漸補上,日復如是。



(圖3)暗瘡的形成,與那些表層細胞有著莫大的關係。

以下為形式暗瘡的簡略三步曲:

1.皮膚表面已死細胞脫落到髮囊裡頭。

2.皮脂腺釋出油脂,因已死細胞阻窒通道,導致油脂無法離開,久而久之便成為黑頭。

3.聚居在油脂腺的細菌分解油脂為更簡單結構的油脂物,而這些油脂物觸動發炎反應,造就暗瘡的誕生。



(圖4)青春期荷爾蒙作怪,油脂分泌特別旺盛,所以年青人特別容易生暗瘡。

但是,有些人就算做足日常護理都會特別容易生暗瘡,而有些不愛日常臉部護理的懶鬼就死都唔會生暗瘡,裡頭究竟是甚麼原因呢?



(圖5)大量的研究指出,Cutibacterium acnes (C. acnes)是人體皮膚最常見且數量眾多的一種細菌,亦是暗瘡促成的元兇。

易生暗瘡以及不易生暗瘡的人,C. acnes 數量並沒有太大的分別,但品種上有著一道顯著的分別。

易生暗瘡人皮膚上的C. acnes 品種更有效率代謝皮脂腺所釋出的油脂,亦即是更容易促成發炎反應形成暗瘡。



(圖6)現時治理暗瘡的手法大多會用上benzoyl peroxide或retinoic acid,目的是刺激皮膚及減低油脂的分泌。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對皮膚細菌的認識,科學界有著思想上的轉變,認為改變皮膚上的細菌群組才是對付暗瘡治標且治本的方法。

現時只至有三種治理暗瘡的嶄新手段正進行臨床階段之中。

1.把不易生暗瘡的人皮膚表面上的C. acnes放到易生暗瘡人士上,企圖以良幣消除劣幣的方式取代舊有的C. acnes。

2.把失去化謝油脂能力的C. acnes取代舊有的C. acnes。

3.把懂得釋放抑制發炎化應化學物的C. acnes取代舊有的C. acnes。

今年的十月相信會有這些臨床研究的進一步結果的分析,但願這種治療方式會為暗瘡人士帶來一股新希望。


如果想我快啲出文的話,請入去Penana網站科普專欄–薯不揀單俾一個like以及Bookmark,這對我非常之重要。

Link: https://www.penana.com/story/66244/%E7%A7%91%E6%99%AE%E5%B0%88%E6%AC%84-%E8%96%AF%E4%B8%8D%E6%8F%80%E5%96%AE/toc

同時亦可以在Penana網站裡按「買一嚿/半嚿薯仔」,以課金的方式推動我繼續搜羅資料寫文,多謝。

Link:
https://www.penana.com/user/27349/%E8%96%AF%E4%BB%94%E8%81%9E%E8%8C%B1%E8%8E%89/portfolio


有興趣接收科學資訊的話,歡迎follow IG: potatopigtongue。
天鵝堡【花嫁】 2020-09-07 04:32:25
生暗瘡暗粒黑頭生到傻
感性老母(有鳩) 2020-09-07 04:42:55
咁嗰啲咩A酸又咩黎?
開心些牙 2020-09-07 04:46:22
同問
每天做運動 2020-09-07 04:46:24
殺細菌係有用
但retinol acid用途唔止係醫暗瘡
每天做運動 2020-09-07 04:46:57
retinoic acid
薯仔聞茱莉 2020-09-07 04:53:53
Yes
物理系(揸兜) 2020-09-07 04:53:58
想問下d細菌邊到黎?如果殺哂d菌佢係最後都會有同一種菌生返出黎?之前講格肋底都係唔明點解會有特定菌種係個個位置,明明日日沖涼應該會沖乾淨哂d菌

同埋想知點解頭會比起身體其他部位出少咁多油

薯仔聞茱莉 2020-09-07 05:04:38
細菌邊度嚟;
細菌係大氣間遍佈,只不過我哋皮膚提供咗一個理想環境俾佢哋駐紮同繁殖。

殺死哂一種細菌,最後會唔會出番嗰隻菌/格肋底細菌品種問題;

我哋的汗水其實會釋出物質(簡稱為AMP)嚟消滅某特定品種的細菌,而細菌之間亦會釋發AMP對付其他品種的細菌。

所以當清除哂皮膚上的細菌,就要睇最後邊隻品種的細菌可以抵食汗水的AMP,而又能夠釋放相應的AMP殺死其他品種的細菌,又或者互相同其他品種的細菌共生。

所以現今的取態就係想「唔會咁易出暗瘡」的細菌最終能夠打敗其他細菌,成為皮膚上的王者或者大多數,達抑制暗瘡產生的效果。




頭比其他地方出少油;
唔清楚。
DurmBB 2020-09-07 05:06:27
想問differin呢?
薯仔聞茱莉 2020-09-07 05:09:05
清除阻塞毛孔同抑制發炎,但唔會有效改變皮膚細菌品種。

依家就係想打破依個概念,由改變根本(皮膚細菌品種)做起,一了百了。
薛丁格的豬 2020-09-07 05:12:22
好似話人體除咗水份,有好高百分比嘅體重係細菌
追撚住你黎屌 2020-09-07 05:14:41
露營必需酒 2020-09-07 05:16:45
日日同個唔生暗瘡嘅人面貼面可唔可以攞到啲唔會導致生暗瘡嘅C. acnes?
薯仔聞茱莉 2020-09-07 05:25:55
依個計法係計細胞數量,一個人只有25%係人體細胞,但75%來自細菌等等。

計體重的話細菌唔入流。
薯仔聞茱莉 2020-09-07 05:26:49
或者對方反而會攞到易生暗瘡的C. acnes
Koupen_Chan 2020-09-07 05:36:36
毛囊炎可唔可以咁樣醫?
露營必需酒 2020-09-07 05:37:43
變咗傳染病
屌乜嘢名都唔俾用 2020-09-07 05:53:39
想問吓暗瘡印有冇得搞返好
腳底按摩+唱歌 2020-09-07 06:03:17
好似好好味咁喎
HiPeter 2020-09-07 06:09:24
暗粒點搞,生左十幾年,之前睇過皮膚科,食antibiotics 係會好,不過一唔食又爆番。check過冇婦女病,係男性荷爾蒙比較多,原因不明。長期係外國就控制得好少少,我都戒左奶制品同少食糖同油炸野。係好左,不過都重係長期壓頭背隻有暗粒,番到香港好朝濕會完全不受控制,會紅會痛。係外國就唔會,只係個壓頭凹凹凸凸咁。而且我發現戒奶糖油之後啲皮膚對哩啲食物勁sensitive,一食就爆,一爆點都要食番清淡野一兩個星期先好啲。我好中意食嘢的,依加野都唔敢食quality of life好差
HiPeter 2020-09-07 06:10:48
想問我哩種同你講果種暗瘡係咪唔同定其實都係一樣
每天做運動 2020-09-07 07:13:24
變左護膚post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