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2月22日,巴黎民眾本想舉辦宴會慶祝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的生日,因為美國代表民主自由。但是政府卻出面禁止了此次宴會。這次行動終於成為了革命的導火索,2月22日中午人們紛紛上街遊行,要求推翻國王和首相,並進行改革。他們高唱《馬賽曲》,並在街上構築工事,點燃雜物。許多民眾開始與巴黎國民衛隊交火。2月23日,首相基佐被迫辭職。但是在外交部門前發生流血事件,52人死亡。
局勢已然無法控制。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 (Louis-Philippe I) 宣布退位,逃亡英國,法國第二共和國成立。
1848年2月,法國巴黎爆發二月革命了。
法國巴黎帝制倒下,革命風潮立即直捲整個歐洲。消息傳到德意志的邦國,人民看見機會到來,紛紛起義。
▲1848年2月,法國爆發二月革命,法國人推翻1815年拿破崙戰敗後的君主制,是繼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再次建立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到了1848年6月還未平靜下來,不斷有新的起義。圖為1848年6月25日當天在聖摩爾路(Saint-Maur)拍攝的照片,清楚見到當時示威者築起的路障。
▲星星就是有起義爆發的地方。整個歐洲,幾乎到處都爆發革命了。
1848年2月29日,巴伐利亞王國的慕尼黑發生起義,大學生、工人、市民聯合佔據軍械庫,要求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以及他的寵妾「羅拉內閣」下台,皇帝被逼成立一個由中產階級代表組成的新內閣。就這樣,內閣的風潮厲行整個南德意志地區,史稱「三月內閣」。
1848年3月13日,奧地利帝國首都維也納也爆發一場由大學生主導的大型街頭示威,被德意志各個邦國的報刊競相報道。
示威學生要求成文憲法及由男性普選的制憲議會。作為回應,奧皇和梅特涅(Klemens von Metternich)首相命令軍隊粉碎示威。當示威者靠近皇宮附近的街道時,軍隊開火,造成數人死亡,工人階級亦隨後加入學生示威者並引起了武裝叛亂。下奧地利議會要求梅特涅首相辭職,儘管皇帝不情願,梅特涅首相還是因無人支持而被迫辭職並流亡英國。
▲1848年3月13日,維也納大學生上街示威,要求制憲,要求普選。
1848年3月,在普魯士王國的首都柏林,人民聚集起來,要求「向國王致辭」。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出人意料地口頭接受了示威者的所有要求,包括議會選舉,憲法和新聞自由。他承諾「普魯士向德意志前進」。然而,在3月13日,當警方對公眾示威的警告被忽視之後,軍方攻擊了一眾在蒂爾加滕區舉行會議後返回的人群,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傷;於是一次更大規模的示威在3月18日爆發。當示威過程中兩槍被打響後,民眾擔心首都內能夠調遣的20000名士兵中的一部分將會被被用來對付他們,隨即開始豎立路障。軍民雙方開始駁火戰鬥,持續了13小時,數百人死亡,直至部隊接到命令撤退為止。
▲1848年3月19日,普魯士首都柏林,人民紛紛上街示威,高舉象徵德意志民族的黑紅金三色旗。
▲民眾據守路障,和軍隊持續戰鬥13小時,數百人死亡
https://youtu.be/lmAzVREH6AM
▲2008年,柏林舉辦歷史活動,重演當年慘烈一幕
在這之後,腓特烈.威廉四世試圖向公眾再次保證他將重組政府,並批准了公民的武裝權利。3月21日,國王通過柏林的街道,前往城內的腓特烈斯海因 (Friedrichshain) 公墓,出席了遇難起義者的集體葬禮。國王本人,部長們與將軍們都身穿象徵着革命的黑紅金三色服裝。同時,計劃在被普魯士統治的前波蘭王國領土起義的波蘭囚犯也被釋放,在全城遊行並受到了人民的熱烈歡迎。國王對人民說︰「我想要自由。我想德意志能夠團結」。他同意了一些改革。示威期間遇難的254人被列在御林廣場的靈柩台上。大約40000市民淚送著這些烈士的靈柩,到達腓特烈斯海因公墓的下葬處。
▲民眾在柏林御林廣場(Gendarmenmarkt)上向起義中的死難者致意
▲160年後,在2008年民眾在柏林御林廣場(Gendarmenmarkt)向當時的犠牲者致意
3月31日,一班德意志的自由派領袖,齊集於德意志邦聯成員之一的法蘭克福,希望籌備一個可以代表全德意志的議會,由各個邦國派代表出席。5月18日,379名代表來到法蘭克福,正式出席德意志國民議會。當時,好多人希望藉今次機會,統一各邦,建立一個統一的德國,為她建立一套民主憲法,無論是否地主都可以有投票權,係各邦創立民主既代議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