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邊款口罩有無用?
剛好睇到D有用資料 整理左一下同大家分享
N95或PFE99%其實係以阻擋微粒方式防止細菌同病毒侵入上呼吸道
以上兩種standard係針對完全唔同既情況
例如空氣流速方面
N95=85 lpm (liter per minute), PFE = 28.3 lpm
正常人呼吸量 休息狀態大約係5-8 lpm;輕鬆運動大約係8-16 lpm;劇烈運動40-60 lpm
由此可以睇到 PFE係for日常生活, N95係for高強度工作或運動
另外係有效阻擋微粒粒徑方面
(下面粒徑單位都會用CMD即Count Median Diameter)
PFE有大部份會寫0.1 micron 微粒有99%阻擋
N95標準係>=0.3 micron微粒有95%阻擋
但並唔表示細過呢個粒徑既微粒就完全無效!
相反極細微粒(0.01-0.12 micron) 多數都會有diffusion將微粒推黎推去
令到佢更易痴上塊濾材上面
口罩filter最細可以收集到0.007 micron微粒
收集效率N95幾乎都有9成以上 普通外科口罩有8成左右
病毒微粒粒徑從0.04到1.5 micron都有 今次個新型冠狀病毒粒徑約0.1 micron
3M用過6種唔同牌子N95 以0.1 micron左右微粒及85 lpm氣流做測試 最差一款都有93% 最好一款有97.5%
我相信如果氣流弱D應該會有更高效能既結果
雖然大多數結果於 0.04 至 0.1 micron 之間會係最易穿透微粒大細
但仍然保證會有9成以上阻擋效率
因此可以話N95應對疫情肯定夠用有餘
另一樣值得提係同filter保存有關
高濕度會有助口罩/豬咀/filter表面細菌病毒長時間存活 用完即放入密封袋係大忌
暫時唔用既口罩/filter應該散一散水氣先放入密封袋(密封袋有吸濕包唔知有無得諗)
曾有研究想睇下filter用過後有幾大機會D病毒從表層污染裡層
結論係即使放足成個星期都無出現污染情況
研究員反而覺得收納個陣亂咁掂個口罩/豬咀表面再掂到同塊面接觸既部份先係病毒污染我相信如果氣流弱D應該會有更高效能既結果元凶
可見豬咀+filter只要小心處理同清潔消毒 的確可以放心重用
(提多次filter係唔可以濕水,唔好試圖用任何液體消毒)
有D人又會擔心filter收集左既病毒細菌會唔會走返入空氣度造成污染呢?
事實上痴左上filter度D微粒會因為 Van der Waals forces而困住左
一般情況下(即係輕輕揚幾下或戴住講野)係唔會甩返出黎
即使有研究以模擬打乞嚏同咳呢類強大氣流穿過filter 以0.6 micron至 5.10 micron微粒做測試
亦發現只有3-5 micron呢種大粒子先有機會噴返入空氣中
結論係唔洗擔心好似病毒呢種微粒會飄返出黎污染返個環境
研究人員提到filter特性除N95仲適用於大部份外科口罩等等既filter
醫療用N95同一般N95 阻隔飛沫病毒方面表現並無分別
醫療用N95額外具有防止液體以一定力度飛濺到口罩表面穿透入內層既能力
因此CDC指出只有需要同病人密切接觸 做檢查或手術既醫護人員需要用到醫療用N95
一般N95(或外科口罩)已經足夠防止到飛沫穿透
3M醫療用N95型號大致上有 cleared by FDA既 1860,1860s,1870+,
外科口罩方面 ASTM Level 2 或 3 都係醫療級過濾效能相等
同樣只有醫護需要用到Level 3
一般人就唔好同醫護搶貨 用返普通N95或ASTM Level 2口罩啦
CDC口罩FAQ特別有提到醫護同病人應該選用無排氣閥既N95
排氣閥(valve)作用係令口罩無咁悶熱
但係從呼氣閥呼出既空氣係未經過濾 有可能感染其他人
若醫護堅持要用排氣閥N95 就必需配戴face shield
所有針對口罩效能既測試數據假定口罩100% fit tested
而現實會因為唔同貼面程度而效能有落差
有幾位研究人員用fit test機器測試口罩貼面度

數據指出N95大部份只要戴得正確都做到9成以上貼面
相反外科口罩貼面程度只有6成左右
所以N95貼面程度遠高於外科口罩
除非戴錯咗或面形差太遠
否則N95以上級數口罩會係理想防護選擇
但係N95同豬咀亦同時又悶熱又焗
非高危環境而又有得選擇的話用返外科口罩比較實際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