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fb都有人講

https://www.facebook.com/NordicHearts/photos/a.1587022474873748/2246470508928938/?type=3&theater

【科普】
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而聞名的分子生物學家James Watson,因多次發表有族種歧視之嫌的言論,被其曾領導的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譴責及褫奪相關榮銜。其具爭議的言論,就是「黑人天生智力低下」。
沒錯,智力有一定的遺傳成份,而事實上「種族」(這裡指美國定義的Race) 之間的確有智力差異,而種族之間的確有很籠統(但不確定)的基因差異。但事實上「黑人天生蠢」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黑人天生蠢」的論調,一般基於這幾大前設-
一,美國黑人的智力測試成績比白人低。
二,種族間有基因差異。
三,基因決定智力。
第一點是對的,但用以證明黑人天生比白人蠢,就極不公平。道理也不用多解釋,黑人社群普遍的社會地位、教育水平、以及種群的文化基礎,基於社會及歷史原因,都無法跟白人社群相比。而讀得書少,社群對學術能力的要求低,導致IQ測試結果低一點,也毫不意外。
二,「種族」之間是有基因差異。但要釐清一下,「種族」是個非常模糊而且遺傳學上不準確的定義,所以用歐美定義的「種族」的確是不嚴謹的。然而,不要做左膠,人類族群之間有基因差異,是科學事實,而群體遺傳學一般用遺傳世系(Genetic Ancestry)來做族群分析。在美國來說,絕大部份的黑人「種族」,都有非洲世系,所以也不能說「種族」全無意義。然而,我們暫時還不知道智力相關的特定基因變異,更無法說「黑人更多蠢基因」這些無科學根據的言論。
三,這是很多上一代生物學家的通病-基因最上主義。對,很多行為和表現型,也有極重的遺傳成份,但他們低估了成長與環境對表現型的影響。現在發育生物學及表遺傳學的研究,已令我們知道,身體很多發展,特別是腦部、認知、免疫系統等,都和後天環境有很大關係,甚至有初步證據顯示,部份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攝食量、運動量等,能以表遺傳機理影響後代。(只是初步研究,這點大家要小心聽,不要妄下結論。)當然,我們日常的經驗,可能也覺得聰明人天生就聰明,蠢人天生就蠢。然而這是偏袒的觀察,因為你只會記得特別聰明和特別蠢的人,而對於大眾來說,你又怎麼知道他的成長與教育,沒有影響過他智力發展?
我絕不仇老,也反對人動輒就說人廢老。因為我們如今用的科技,正正是這些前輩發明的,我們未免太過驕傲自大了。不過,的而且確有些食古不化的老人家,固步自封,堅持幾十年前的狹隘思想做人。科學家,有信念是好,也需要有科學家的固執,但搞到要講些不嚴謹及煽動的話,我應該說,是你天生智慧太低嗎?
最後,我仍然相信言論自由,只要科學還科學,評論還評論,社會應該容許各種討論,記住「莫道你在D7人,人亦能D7你」就好。而James Watson依然是功不可沒,而且我覺得他未必罪至於有如此下場。不過按他的說法,他應該是天生這麼蠢,玩弄自己,我也幫不了他˜
截圖連結:
https://businessfocus.presslogic.com/2019/01/15/article/89602/?fbclid=IwAR0pPpp3lE5nbgfseBS91JRd7_pxrsfiwIiyYsf9L3TIaVZJheShFW105L0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讀以下文章:
https://www.vox.com/the-big-idea/2017/6/15/15797120/race-black-white-iq-response-critics?fbclid=IwAR1s4J7JYY4FEHoBb-p7HOI6Ew3XnHlj3u8pkeSilirpmMOIH_rm2twLA4I
簡單一點的:
https://slate.com/news-and-politics/2018/04/stop-talking-about-race-and-iq-take-it-from-someone-who-d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