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今年八月港鐵的更新閘機的投標文件顯示,新閘機將改用多重智能支付 (MEP) 系統,接納八達通、智能車票、以二維碼 (QR Code) 為基礎的手機支付程式、非接觸式 EMV 卡等方式支付,若計劃落實或將打破八達通在公共交通支付市場上壟斷多年的局面。

▲ 機場客運站及地鐵站內均可見到「Travel with contactless」的資訊展示,鼓勵乘客可直接使用信用卡、預付卡等非接觸式支付方式乘坐鐵路運輸服務。
最新消息指,港鐵已落實有關計畫,讓市民可於 2020 年中起,透過手機支付程式掃瞄閘機上的 QR Code 入閘及繳付車資,預計全線將有約 1,000 部閘機可支援 QR Code 支付功能;到 2022 年則陸續升級全港約 2,500 部閘機,以接納非接觸 EMV 卡支付方式(EMV 為三大國際發卡組織 Europay、MasterCard、VISA 共同制定的標準,可有效解決相關安全問題),當中包括實體卡與嵌入手機 EMV 卡,如 Apple Pay、Samsung Pay 等。
事實上香港並非個例,全球如紐約、新加坡及悉尼等城市均在推行開放支付系統架構,而倫敦作為全球最早於整個交通系統採用非接觸式支付的城市之一,早在 2012 年至 2014 年間就將開放支付系統架構逐步在全城推行,並有效提升整體運輸系統的服務和乘客體驗,筆者早前有幸親身到英倫採訪並體驗,了解倫敦交通局 (Transport for London, TfL) 如何在背後主導革新,相信當中的經驗值得本港借鑒。
開放支付環境 TfL 節省營運成本提升整體運輸服務
TfL 於 2003 年首次推出 Oyster 卡,比起 1997 年香港推出的八達通卡更遲面世,而且 Oyster 卡是專為當地的運輸系統而設計,不像八達通卡能用於交通以外的交易,TfL 支付技術及數據總監 Mike Tuckett 指,基於現時非接觸式支付方式的廣泛應用,並沒有計劃將 Oyster 卡擴展至零售業等其他使用範疇。

▲ TfL 支付技術及數據總監 Mike Tuckett
雖然 Oyster 卡面世比八達通卡遲,但 TfL 卻早於 2012 年已決定推行開放架構的支付系統,接納乘客使用如信用卡等非接觸式支付方式,最初在倫敦巴士先行,再逐步推及至其他交通運輸系統。Mike Tuckett 表示,在引入非接觸式系統前當局已進行了大量測試,確保在廣泛應用前,精進及改善系統相關的通訊,才進一步推出至其他交通服務。

▲ 倫敦是全球最早於整個交通系統採用非接觸式支付的城市之一。圖中展示於倫敦地鐵使用緬甸發行的 Visa 預付卡。
他續稱,推行新支付系統的主要挑戰是在不影響公眾和旅客的情況下提供任何更新。倫敦作為一個 24 小時不停運作的城市,不可能將系統關閉數週來測試或升級。因此 TfL 在背後進行了大量測試,以確保在無需停止現有系統下即可交付更新,減少因系統停機對乘客造成的任何影響,這樣無疑使整個更新計劃增加了一定的成本,但相對於影響到乘客的潛在風險,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
現時在倫敦,市民和旅客已可使用非接觸式支付乘搭巴士、地鐵、電車、輕軌鐵路(DLR),地上鐵 (London Overground),倫敦交通局鐵路 (TfL Rail) 等眾多交通工具。Tuckett 又提到,TfL 亦與所有列車運營公司合作,在倫敦的國家鐵路服務以至泰晤士河沿岸運營 River Bus 服務的 Thames Clippers 引入非接觸式支付系統,讓旅客可更方便地使用這些觀光遊覽的服務。

▲ 泰晤士河沿岸的 River Bus 碼頭,除了本地 Oyster 卡外,同時支援各大發卡組織的非接觸式信用卡。
他透露,自從倫敦的地鐵,巴士和鐵路服務部門推出非接觸式支付以來,基於其便利性,以及可將信用卡透過 Apple Pay 或 Android Pay 等支付功能整合到手機中,已看到許多客戶從 Oyster 卡轉換到非接觸式支付。而根據 TfL 今年四月的統計,當局發現倫敦地鐵及鐵路服務在整體使用非接觸式支付的乘客比例已由 2016 年的 25% 增加至現時超過 50%,而自 2012 年以來已錄得超過 20 億次透過非接觸式信用卡和手機支付,平均每週達 1,700 萬次。
對於 TfL 而言,Tuckett 認為轉向非接觸式支付系統除了幫助乘客減少在車站售票機上排隊的購票或增值的時間外,也為 TfL 帶來一系列更廣泛的運營變革。當中包括自 2014 年 7 月在巴士推動「無現金」政策,不再收取現金使每年平均節省約 2,400 萬英鎊營運成本;於倫敦地鐵站取消售票處,工作人員可直接幫助乘客處理票務障礙或疑問,同時騰出空間用於開設紀念品店等零售店鋪, 據悉,目前約有 95% 的倫敦地鐵站售票空間已轉換用途,節省的成本和增加的營收均可重新投入用於改善服務。
Visa 作為 TfL 建立開放支付支付系統的協力者,近年一直在全球範圍與各國的公共運輸部門或機構合作,將非接觸式支付進一步推及至公共交通領域。目前在全球範圍多個城市包括倫敦、悉尼、紐約及新加坡等商討合作,以英國倫敦的運作成績最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