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明德黯然停招 全因策略失準

叫我神神地

9 回覆
0 Like 0 Dislike
叫我神神地 2018-11-26 00:12:16
由香港大學創辦的自資專上院校明德學院,經不起連年虧蝕,明年起不再招生。明德創辦六年累積虧損接近二億元,若再覓不到「白武士」,該校將成為本港首所根據《專上學院條例》註冊、最終倒閉的認可專上學院。深究明德學院走向停招的原因,適齡中學畢業生人數下跌無疑是遠因,但過度倚重品牌效應、課程缺乏職業導向等發展策略偏差,才是令明德難以力挽狂瀾。

  明德學院作為自負盈虧的自資院校,多年來面對收生不足,陷入財困的問題。明德開辦的文學、專業會計及社會科學學士課程,職業導向不多,但四年學費卻逾三十七萬元,對於大部分報讀自資院校,畢業後冀有一技之長的學生而言,吸引力甚至不如港大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皆因該校與海外大學合辦課程選擇更多,而副學位畢業生近年亦更易銜接資助大學高年級學位。

  在政府於一四年起推出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畫(SSSDP),資助有殷切人力資源需求的特定行業指定課程後,分不到一杯羹的明德,處境更為不利,逼使明德向保良局招手,擬合辦幼兒教育等新課程轉型,但合作未能落實,成為壓垮明德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德學院以「香港大學機構成員」自居,曾揚言要打造為「亞洲史丹福」,但品牌效應並不持久,即使標榜學生可使用港大設施,甚至可選修部分港大課程作學分轉移,但明德畢業證書「含金量」與港大不能等同,亦欠缺具規模的永久校舍,在自資專上教育近年發展急速,院校激烈競爭下,無疑走向邊緣化的絕路,可見學生看重並非名牌,而是軟硬件的實力。

  那麼明德學院停止招生,是否反映其他規模較小的自資院校,發展前景更趨暗淡?答案不是必然,因為本港無論是發展創新科技抑或傳統產業,均面對人才不足,自資院校的生存之道,正是開辦回應社會所需、學生出路期望的特色課程,以彌補資助大學課程的不足,即使規模較小的自資院校亦大有作為,而非以「博雅教育」畫地為牢,忽視學生的實際需要。

  自資專上院校自負盈餘,只要發展路線與策略稍有失準或誤判,便會面對困境。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早前建議,自資院校應確立其獨特角色與定位,為配合本港人才資源需求,制訂策略計畫,已刻不容緩。


http://std.stheadline.com/daily/news-content.php?id=1914766
伊朗 2018-11-26 00:16:54
呢間仲誇張 報就有offer
bzbz 2018-11-26 00:18:06
是鳩但啦, 唔關禾含事
叫我神神地 2018-11-26 00:19:20
明德學院以「香港大學機構成員」自居,曾揚言要打造為「亞洲史丹福」
bzbz 2018-11-26 00:21:03
是鳩但啦
24歲(裸辭) 2018-11-26 11:57:56
能仁推學費全免都做得住
呢間野收十皮一年都執笠
拉登仔請收皮 2018-11-26 12:12:11
能仁好多阿sir都係退左休 或本身有正職
唔洗晒錢養佢地 佢地都係象徵或掛名
以利沙 2018-11-26 12:32:57
有宗教背景邊有咁易死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