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7人欖球隊早前在雅加達亞運會以勇挫宿敵日本,歷史性首奪金牌,是香港歷來首枚團隊運動金牌。印證本地欖球發展開始步入收成期,然而近日有團體向城規會遞交改變土地用途申請,把位於天葵路的天水圍欖球場的「休憩用地」及「道路」地帶改劃為改為「綜合發展區」(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rea,CDA),面積為10,486平方米的土地興建社區大樓、街市及停車場。事件引起欖球圈內人士關注,香港欖球總會更在官網內發起天水圍社區運動場保衛行動。
天水圍欖球場是政府授權予香港欖球總會建成及管理,成為新界以至整個香港欖球的重要設施,培訓了不少本地欖球球員,舉辦社區活動及比賽,是小孩子和學生接觸欖球的起點。欖總自2010年接管場地後,至今已投資3千4百萬港元,包括1千2百萬元的基本場地建設和翻新、以及6百萬元的更衣室和辦公室。該場地曾於2016年10月翻新。
香港欖總對於天水圍欖球場擬「被改建」極度關注,行政總裁麥偉彬(Robbie McRobbie)在欖總網站內發文指出,過去十年,欖總多間本地學府合作,致力提供及改善社區體育設施,至今已投資逾港幣1億元。京士柏運動場及天水圍欖球場是兩項重大項目,亦獲政府批出短期租約,協議欖總有權設計、建造及營運以供大眾使用。單是2017年,天水圍球場的公眾使用時數已逾2200小時、服務6500名用家。
欖總呼籲各界由即日至11月2日,遞呈反對是次改劃申請,可望獲愈多的場地使用者、球會、體育組織、學校及非政府組織提交反對意願書,愈可能駁回改劃申請。城市規劃委員會將於12月21日舉辦聽證會,就改建計劃申請作出決定。
港超球隊傑志2015年啟用的沙田石門訓練中心及毗鄰安睦街公園空地,房屋署擬建居屋提供約千個單位。不過事件曝光後,引起社會爭議,質疑政府犧牲體育設施;選址亦令沙田區人口逼爆,最終前任特首梁振英承諾暫不收回傑志中心用地。政府仍建議將傑志中心旁的安睦街公園空地,劃為「住宅」地帶,以興建560個居屋單位,並於今年9月中向城規會闖關,再度引起環團及當區居民不滿,並收到逾900份反對意見書。其後城規會公布修訂,把該土地用途劃為「休憩用地」,亦即撤回有關建議。
而香港15人欖球隊為爭取晉身明年於日本舉行的欖球世界盃,將於11月前往法國城市馬賽參加終極外圍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