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09日
高錕一曲《友誼萬歲》告別
光耀世代 纖塵不染

高錕長子高明漳及次女高明淇捧着父親遺照,送別父親。夏家朗攝
【本報訊】中文大學前校長、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上月離世,終年84歲,昨早在香港殯儀館設告別儀式,讓市民及各界人士向高錕教授作最後道別。
中大校長段崇智在悼辭中形容高錕以「一束光纖,四海相連,福廕天下,造福世人」,成中大師生典範。8名扶靈人士包括特首林鄭月娥、中大前校長沈祖堯及高錕慈善基金董事蒙德揚,一步一步送一代偉人最後一程。
記者:鄧溢禧

特首林鄭月娥及中大校長段崇智等8人扶靈。中大提供圖片

遺孀高黃美芸昨由子女攙扶到殯儀館。何頴賢攝
告別儀式於昨早10時半舉行,由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校牧王家輝牧師主持。高錕遺孀高黃美芸由長子高明漳及次女高明淇攙扶下到場,全程低調。由靈堂佈置到告別儀式均以西式進行,逾200名致祭人士穿純黑或素色衣服。
儀式上段崇智、沈祖堯、高錕家屬及同事共5人先後致悼辭,段崇智以粵、英、普三語,高度表揚高錕發明光纖,改寫人類歷史,「光影無遠弗屆,天地瞬間相連」,又在擔任校長9年間為中大奠定電子學系的科研基礎,指中大師生不會忘記高錕這位不凡智者,其笑容將長留師生心中。
沈祖堯則講述高錕沒有為光纖申請專利,不僅惠及通訊科技,更令利用同一原理、醫學界常用的內窺鏡面世時,病人不用承受高昂醫療費用。
他又提到1966年高錕初提出光纖技術時,雖不被世人認同,但他堅持研究令發明今為全球所用,態度值得後世學習。曾與高錕共事的中大信息工程學系教授陳亮光致悼辭時則哼奏聖誕歌,指兩人相處每天像過聖誕節,既感和平又覺恩典。高錕家屬金通旦、金廣達昨亦有致悼辭。


《月亮代表我的心》響徹靈堂
告別儀式播放高錕生前錄像,當中一節高錕受訪片段,他提到即使曾有中大學生在校內抗議,與他打對台,但他認為「這樣做是必須的」,因為要有對話才會明白學生所需所想,亦會在議題上站於學生一邊親力支持,影片以一段高錕吹口哨奏《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的片段作結。而中大合唱團在靈堂上唱出高錕生前愛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不少人感觸落淚。
至11時半全場肅立,向高錕靈柩致敬。8名扶靈人士為林鄭月娥、段崇智、沈祖堯、蒙德揚、余濟美教授、金廣達牧師、游輝立及馬潘德韻。高錕兒子及女兒捧着父親遺照,坐靈車送父親至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太太高黃美芸等親友手持白花在場最後送別。
昨日有不少中大舊生到場致意,畢業生李金鐘形容高錕十分隨和活潑,「有時高興起上嚟會吹口哨」。扶靈的蒙德揚則形容他十分和藹可親,「未見過佢發嬲」。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則表示,高錕雖不擅於說話,卻用行動把大學的理念清楚表達出來,是他接觸的校長中最包容和真誠的一位。
博士論文由高錕指導的香港電子商會榮譽會長陳其鑣表示,敬佩高錕逆流而上的精神,「唔係話一時之間嘅阻礙,或全世界認為唔啱,就唔奮鬥去做」。
上一則
上一則
黃金周最高客量遠遜預測
下一則
下一則
啟發南韓#MeToo運動現身電視控訴同僚非禮 女檢察官寧斷仕途反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