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台中文課,第一堂「沐猴而冠」

秦始皇🐉

62 回覆
80 Like 2 Dislike
秦始皇🐉 2018-08-29 00:33:56
沐猴,獼猴。沐猴而冠指獼猴性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比喻楚人的性情暴躁。語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後譏諷徒具衣冠而沒有人性的人。《漢書.卷四五.伍被傳》:「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也作「木猴而冠」、「沐猴冠冕」、「沐猴衣冠」。

例子:(下圖左二)
耿鬼 2018-08-29 00:35:58
泰深奧
秦始皇🐉 2018-08-29 00:36:58
第二課「出類拔萃」

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他是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傢、教育傢,是孔子儒傢學說的繼承人。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他崇拜的偶像,是個超人的天才,是位聖人。

有一天,孟子的學生公孫醜問他:“老師,您已經是一位聖人瞭嗎?”孟子回答:“連孔子都不敢稱自己為聖人,我又算得瞭什麼呢?”

公孫醜便列舉瞭幾個以賢德著稱的人,問孟子這些人是否與孔子相同。孟子這樣答道:“自有人類以來,無人能及孔子。”公孫醜接著又問:“那麼,這些人和孔子有什麼不同呢?”

孟子便借用瞭孔子的學生有若的一句話回答說:“麒麟和走獸、鳳凰和飛鳥,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窪,它們都是同類,但前者又都遠遠地超越瞭它的同類。聖人和老百姓都是人,但聖人卻遠遠地超出後者。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孔子更偉大瞭。”

後來,人們就常常用“出類拔萃”來形容品質和才能特別優秀的人。

例子:

世界情色王 2018-08-29 00:37:31
回錯梳鳩解咩?
秦始皇🐉 2018-08-29 00:40:17
古有世清約戰宇城飛,宇諾,備場。
世清避戰不赴,為後人恥笑。

後人以「世清粒水」形容人膽少怕事。
韋利安(世三) 2018-08-29 00:41:30
韋利安(世三) 2018-08-29 00:41:49
獌狗
我是腸 2018-08-29 00:41:52
笠水
M達 2018-08-29 00:42:20
秦始皇🐉 2018-08-29 00:44:45
第三課「冥頑不靈」

韓愈是唐代大文學傢,世稱韓昌黎。他雖早年父母雙亡,但在嫂子撫養下,十九歲前就已博覽群書,三十五歲在京任國子監博士,後來擔任刑部侍郎,可謂官運亨通。可他的一篇叫《諫迎佛骨表》的文章卻惹得唐憲宗幾乎要殺他。虧得宰相裴度講情才免除死罪,被貶職到瞭潮州做刺史。

韓愈到任後,聽說當地的惡溪中有傷害人畜的鱷魚,是潮州一害。為除此害,韓愈寫瞭一篇《祭鱷魚文》,命下屬去溪邊宣讀。文中限鱷魚七天內離開此地,遷往南海。如果聰明,就自行遷去;如果它不照辦,就說明它愚笨無知,一點也不聰明,連刺史的話也不聞不問,就格殺勿論。寫文章祭告鱷魚,當然是荒唐之舉,但碰巧當夜一場狂風暴雨,惡溪的水文地理情況可能因此而急劇變化,導致鱷魚無法生存,就遷走瞭。

後世人以「冥頑不靈」形容人不懂變通,我行我素,固執其事。

例子:
秦始皇🐉 2018-08-29 00:45:28
回錯梳鳩解咩?
古有世清約戰宇城飛,宇諾,備場。
世清避戰不赴,為後人恥笑。

後人以「世清粒水」形容人膽怕事。
佩雷斯主席 2018-08-29 00:45:45
世界情色王 2018-08-29 00:46:22
回錯梳鳩-古時秦始皇偷看他人的帖子,誤當自己狗竇,不小心留言並付上「回錯 sor9」的道歉字句。形容人得意忘形做了柒事。
世界情色王 2018-08-29 00:47:39
肉酸出賣自己老母
秦始皇🐉 2018-08-29 00:49:06
「肉酸」為「厭惡」的廣東話俗語

厭惡(英語:disgust)是對於令人反感或使人不悅的事物所產生強烈嫌惡的一種情緒反應。查爾斯·達爾文在《人類與動物的情緒表達》一書中寫道,厭惡是一種感知作用,與令人噁心、討厭的事物有關。在羅伯特·布魯契克的情緒理論中,厭惡是其所提到的基本情緒之一。保羅·艾克曼甚至將厭惡所產生的獨特面部表情列為六個普遍因情緒而起的面部表情之一。此外,賓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保羅·羅津也曾對厭惡進行廣泛的研究。

例子:
韋利安(世三) 2018-08-29 00:49:19
回錯梳鳩
例句:笠水狗(世界情色王)為人回錯梳鳩,常常得意忘形做了柒事。
人生區議員 2018-08-29 00:50:07
古時泰如皇
世界情色王 2018-08-29 00:50:28
幽默感呢味野..
曼聯名宿 2018-08-29 00:53:55
用錯sor9
祖記球迷阿古路 2018-08-29 01:01:01
我屌你老母咩大陸政
秦始皇🐉 2018-08-29 01:01:31
第四課「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日,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而孔融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説:「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説:「因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例子:
祖記球迷阿古路 2018-08-29 01:01:41
世界情色王 2018-08-29 01:10:12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