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科界(IT)有個怪現象,年輕人不願選修工程系、工程師入職待遇被形容為「差到難以過活」,但公司都說IT人才極「渴市」,招人超難。年輕創業家、視野機器人有限公司創辦人及首席研究員岑棓琛告訴我,原來這需求(Demand)與供應(Supply) 之間是沒有關係的。
「年輕人不願選工程系是因為人工低,低到難以生存。阿里巴巴在深圳招programmer,一萬六千,是人民幣啊,16個月糧,還要包社保。香港呢?一萬五千,港元,12個月糧!」
「在香港,一個房間月租9000元,扣除車費每月3000元,再扣除吃飯,大約剩下500元,怎樣過活?!年輕人自然會想:不如去炒股票、做保險經紀、做地產、醫生、護士。」
首先得說一下在香港讀工程系不是由始至終都沒「錢」途。套用岑棓琛的說話,「在八、九十年代,香港的工程師好強」,那是要建設香港和中國產業「養出來的一班IT(創科)人」,但後來大家都跑去做地產和金融了,認為工程師賺錢不夠快,就連香港政府都一味標榜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卻沒有提過工程,那是整體社會意識影響年輕人不想入行。
即使在工程系畢業,不少人寧願做營銷或其他工作,又或者讀多個工商管理學位,「畢業後大多數在中小企業打工,升兩級已經見頂,但如果在律師樓或什麼顧問公司,有機會獨當一面。這些觀念好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