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代,本港多項大型基建項目陸續上馬,來自英國的工程師Colin Coulson於1970年被派至香港參與紅磡海底隧道工程,其後幾年又負責地鐵設計工作,督導香港第一條地鐵線路建造工程。其妻子香港著名基建及建築攝影師Heather Coulson,在空閒時間在港大修讀了一個攝影課程,在機緣巧合之下,獲邀拍攝海底隧道的官方照片,從此展開了長達10多年的香港基建攝影師生涯。

紅磡海底隧道是Heather第一次獲邀拍攝大型基建項目。今日回看,Heather說隧道口今日已經面目全非,但仍然鍾愛這張照片,形容當時實在是迷人的回憶(lovely memory)。她又指,自己當年雖然欠缺經驗,但因基建項目眾多,「實戰」機會不少,所以學得很快:「(當時香港)對攝影師而言,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地方。」(It was really exciting a place to take pictures)

70年代,地鐵仍然未開通,遑論「港鐵」。地下隧道的拍攝工作只能於每日凌晨2時至5時完成,隧道往往空無一人,Heather坦言有點陰森(spooky),但她從來不覺得害怕。拍攝這張照片時,Heather和幾個朋友到達九龍灣車廠附近一段地下隧道,單靠隧道內的緊急照明系統,沒有額外燈光,就足以清晰拍下隧道的種種細節。她憶述,當年先拍黑白照,再拍彩色正片(Colour positive)及負片(colour negative),按下快門後總怕拍得不好,最後出來效果卻不錯,「可能是我幸運吧!」。

杏花邨是港島大型中產屋苑,當年興建時Heather亦有到現場拍攝。當時她爬到高處觀察,守候大半天看看有什麼靈感,突然一艘舊式帆船駛入維多利亞港,Heather立即按下快門,拍下這一幕。她說這張照片是他其中一張最喜愛的照片:「前面有工人努力工作,背景卻有帆船,非常特別」。

青山發電廠在8、90年代一度是東南亞最大發電站,Heather和友人走到高處才能拍到全景。Heather記得這次拍攝非常驚險,「我看看拍檔,他的頭髮因靜電都升起來了!我們拍完照片以後立即就離開。」

屯門青山發電廠煤炭卸貨碼頭和吊臂,攝於 1984 年 。

獅子山隧道於1978年落成,從照片可見建造業可謂「男性主導」行業,身為一個英國女攝影師拍攝時可有遇到困難?Heather指,自己在香港的日子是「一生中快樂的時光」(happiest years in my life)。她亦從來未因女性身分而遭刁難,笑言「可能他們覺得我是安全檢查員吧!」他又鼓勵所有女攝影師勇於爭取機會,反問「為何一定要由男人拍攝?」

港鐵金鐘站工程。Colin指,自己當年獲派來香港負責督導地鐵的建造工程,認為對工程人員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機會。他表示,自己最驕傲的成就之一,就是地鐵可以提早完成,亦可以控制成功在預算之內。

沙田大橋,攝於1986年。Coulson夫婦於80年代末離開香港,這張照片是Heather較後期的作品。

大尾篤抽水站及連接橋工程。Heather表示,拍攝基建時往往遇上不少限制,但作為攝影師就要自己盡力去克服,形容要「非常有耐性」,又要懂得把握經常變化的天氣拍出好作品。

是次展覽由港大建築學院主辦,展出多張Heather的珍藏,但原來它們一度差點就被送到堆填區!Colin指,妻子近年收拾舊物時,本來想將這批照片送到垃圾站,「反正無人會對它們有興趣」,但後來有人勸他們不如將照片捐給香港相關機構,最後才由港大接收。Heather補充指,自己家中仍有不少照片,「可能有人會對九龍城寨的那幾張有興趣」。
Coulson夫婦於80年代末回到英國,事隔多年再次來港,可有覺得多年來有什麼改變?Colin指,當年香港已有不少大廈,但和今天的摩天大樓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他又指自己當年愛駕車到處兜風,尤其記得灣仔海旁的風光,「今日絕對不敢(駕車),怕會迷路」。Heather就指,自己雖然近年已經比較少拍照,但仍希望欣賞香港日落的景致,形容香港在黃昏餘暉映照下非常漂亮。
Source: 支01, ulifestyle
展覽完咗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