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行Plan C]美國亞裔細分法案 台灣裔從華裔剔出

機界原種

21 回覆
7 Like 0 Dislike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38:56
我們就從看這一波亞裔細分法案當中最早通過的AB1726原文開始 https://leginfo.legislature.ca.gov/faces/billNavClient.xhtml?bill_id=201520160AB1726

其中核心的就是這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現有的法律規定,任何蒐集與加州居民祖籍或族裔人口數據的州立機構、董事會和委員會必須使用亞洲和太平洋族裔的詳細類別和表格”
(Existing law requires any state agency, board, or commission that directly or by contract collects demographic data as to the ancestry or ethnic origin of Californians to use separate collection categories and tabulations for specified Asian groups and Pacific Islander groups )。

第二句:本法案將要求加州公共衛生署對特定的亞洲和太平洋裔族裔增添其單列類別和表格(The bill would require the State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to use the additional separate collection categories and other tabulations for specified Asian groups and Pacific Islander groups)
“在A類州立機構直接或間接蒐集和祖籍或族裔有關的加州居民人口數據時,應該蒐集並整理如下數據:1更多的主要亞裔族裔,包括但不限於孟加拉裔、苗裔、印尼裔、馬來裔、巴基斯坦裔、斯里蘭卡裔、台灣裔和泰裔2更多的夏威夷原住民以及其他太平洋島族群,包括但不限於斐濟和湯加裔”
(“the state agencies described in subdivision (a), in the course of collecting demographic data directly or by contract as to the ancestry or ethnic origin of California residents, shall collect and tabulate data for the following:(1) Additional major Asian group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Bangladeshi, Hmong, Indonesian, Malaysian, Pakistani, Sri Lankan, Taiwanese,and Thai.(2) Additional major Native Hawaiian and other Pacific Islander group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Fijian and Tongan.”)

從這個法案的原文以及之前的一系列相關文件可以看出:華裔被單列為亞裔一個子類遠在這個法律之前(因為這種細分單列,才有1941年免遭和日裔一起被遣送)。

這法律是響應一些未被單列的小族群的訴求,增加10條有此訴求的小族群條目(亞裔8個、太平洋島民族群2個),在蒐集人口數據時不再列入“其他”這個類別裡面,從而得到和華裔韓裔日裔一樣的對待

換言之,華裔韓裔日裔菲律賓裔等11個亞太裔較大族群是早就細分單列的,有沒有這個AB1726,這些較大的亞裔族群都是在亞裔這個條目下早就細分多年。

我不知道當年華裔被單列出來和日裔分開統計的時候,他們是否有過什麼反細分以自保的行動。

如果當年有過這種反對並且反對成功的話,那麼會被證明是適得其反:我們會看到珍珠港事件後華裔和日裔一起不分族裔被遣送去集中監視居住,包括好萊塢攝影大師黃宗沾和哈佛講師趙元任。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40:44
那麼亞裔小族群推“亞裔細分”的動力是什麼?

亞裔在美素有“模範少數民族”的名聲,很多人認為亞裔數學好天經地義。對於平均教育水平和經濟地位並不突出的小族群來說,被一股腦兒納入“亞裔”這一大類讓他們感覺被錯誤代表,明明是弱勢還非得背負起模範少數民族的包袱,自然會有這個單列的訴求。這種統計單列的做法有沒有道理?我認為有道理,苗裔長得像華人,孟加拉裔長得像印人,但聯邦統計顯示苗裔平均教育水平和收入比華裔差很多,孟裔比印裔也差很多。他們在疾病發病率和病因等方面也非常不同。如有來自醫療機構的單列數據,就可針對不同族群制定不同的篩查和預防方案。將心比心,如果政府為韓裔和日裔提供他們族群的數據服務,讓韓裔日裔知道他們族群的最高風險疾病是什麼青少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卻把華裔劃為“其他亞裔”的類別裡面不給同等的信息待遇,華裔會不會有類似的單列訴求?


但“有道理”不等於就要用州立法的形式命令公立醫療和教育機構蒐集這種數據。因為蒐集這些信息是要花納稅人錢的,而既然要花錢,就有一個成本效益比和優先度的問題:聯邦和民間機構已有不少細分調查數據,為何還要州機構統一蒐集?

同樣一筆錢直接給小族群學生發獎助學金不是更好?這個成效比和優先度的問題在亞裔小族群學生很少的小州教育數據方面尤其適用:既然總人數很少,用蒐集數據的那筆錢可給其中很大比例的低收入家庭學生發放獎助學金,這種扶助弱勢的方式更直接,更立竿見影,比起先蒐集數據再找出各族群的特殊挑戰最後就每個族群制定特定對策要快多了。

說完了我對州細分法案的質疑,接下來就要說為何那些反對亞裔細分的恐慌聲音毫無必要了。最常見的“為啥只有亞裔有細分”是一偽問題,加州大學早就把墨西哥裔從其他拉丁裔中單分出來。

某些大陸第一代擔心“搞細分莫不是要搶我家孩子上大學名額”,其實大學早已有華裔韓裔墨西哥裔的單列數據,有沒有最近這波所謂的細分法案他們都早已有墨西哥裔和華裔的單列統計數據。而“記錄這信息是不是打算有朝一日對我們搞種族滅絕”則屬於一個別有用心的陰謀論。


“為啥只有亞裔有細分”是聽得最多的一個質疑,屬於典型的偽問題。

聯邦和民間機構針對歐洲白人和拉丁裔內部各個子群體的統計都是公開的,隨手一搜就是大把,從基於聯邦“美國社區問卷"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做的德裔在美分佈圖 (參考圖一:美國聯邦政府根據美國社區問卷做的德裔分佈圖;圖二:聯邦繪製的新英格蘭族裔分佈圖,包括了白人和拉丁裔的細分條目但沒有亞裔和黑人的細分),到普查中的拉丁裔內部墨西哥裔、古巴裔和波多黎各裔細分問題,不勝枚舉。

當然最近這一波州立法的確只講到亞裔細分。為啥不做拉丁裔細分?有州議員解釋道因為沒錢,將來有錢就也做拉丁細分。
我這樣理解:亞裔小族群不想背上對自己可能有害的”模範少數民族“光環,而較富的南美人樂得享受拉丁裔“弱勢族群”的相關好處,沒動力去推動細分把自己單列出來。如之前所說,建立這些單列條目蒐集數據是要額外花錢的,沒有明確的受益人群體推動,議會自然也就不會有動力去單設條目。


“細分後苗裔娃會搶我娃上學名額”是另一理由。不說伯克利是否錄一苗娃就會少錄一華娃(全加州只有九萬苗裔,而華裔有一兩百萬),也不說強勢族群是否有扶助弱勢族群的義務,也暫不說大學搞種族配額早已被裁違憲這一事實,只強調一點:加州大學系統早已有族群細分數據,州立法搞不搞亞裔細分人家都知道華裔相對其他族裔成就如何。表一給出伯克利新生入學族裔細分數據,從中可見墨西哥裔是從其他拉丁裔中細分出去單獨統計的,而華裔韓裔也都早就有自己的單列條目。

這裡給擔心細分數據出來後會顯得華裔太優秀而進一步減少華生上大學機會的父母們提一下:根據聯邦和民間機構早已有的族群細分數據,華裔在亞裔中的教育水平也好收入也好並沒有那麼鶴立雞群一枝獨秀。華裔收入水平也就在亞裔平均水平上下。

如果依某些細分方案的方式把台灣人單分出去的話,剩下的華裔很可能會低於亞裔平均收入水平和平均高中畢業率。

聯邦人口調查細分數據顯示,華裔(包括台灣來的華裔)高中未畢業的比率在23.6%(表二),這比率遠高於亞裔中的韓印日菲等較大族群,也明顯高於非拉丁裔的白人。

按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人群的比例看,華裔的13.1%也是明顯高於日印菲三個亞裔大族群,也高於白人。

擔心細分數據會顯得華裔木秀於林而招風摧之的,是否過慮了?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42:22
第三種質問是“記錄這信息是打算有朝一日對我們搞種族滅絕”。
應該說,前有排華法案、現有Steve Bannon這白人種族主義者坐鎮白宮的背景下,此類擔心不能說全無根據。

儘管上一次“亞裔細分”行動是二戰時把華裔和被遣送的日裔分開。但這種風險還是和州機構是否詢問細分信息無關。
首先,在民間普遍持槍而且民兵傳統深厚的美國,能有暴力資源搞起種族滅絕的只有聯邦政府,州政府完全沒這實力。

而聯邦政府的普查數據早已有拉丁裔和亞裔的細分(圖三),2020普查問卷的籌備稿也包括了對黑人白人的細分(圖四)。從出生證資料到普查數據到每個人的姓名,真要搞種族滅絕哪裡需要什麼州公立機構詢問、自由填答的族裔數據?

歷史上白人對印第安人倒是有罪行,那種罪行依據什麼細分資料了嗎?而今印第安人是享受福利最多的族群,同時美國教育機構對印第安人資料的蒐集精確到其祖籍屬於哪一支部落。歷史上黑人也是奴隸制和種族隔離的受害者,而今他們是否會要求徹底取消種族信息蒐集以免重新成為受害者?細分數據是和屠殺相關還是和社會服務有關,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經歷可為佳例。

如果真擔心種族滅絕的屠刀會有一天落到華裔頭上,現在某些大陸第一代先生們對其他亞裔那種你死我活、“我背著模範少數民族的包袱不爽你也別想先逃脫”的態度,倒是不利於在面臨滅絕時尋求聯盟。那句“已經沒人為我說話了”的名言背後隱含的信息:小族群彼此多結盟是一種生存策略。別的小族群有困難需要各方幫忙的時候,最好不要抱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這樣的話在你這個族群遭受迫害時才會有別的族群為你撐腰。

當然,某些人會有“我們華裔面臨苦難時你們其他亞裔在哪裡?憑什麼要我們出血”這種邏輯,我想說這話的人若沒經歷陳果仁案等事件,倒也情有可原。
每當這種事件發生時,站出來和華裔在一起維權的不會是三K黨新納粹,而是亞裔美國人的民權組織。幸好,大多數華裔和華裔第二第三代對這種民權史大概是知道的

總之,如果真的擔心種族滅絕什麼的,積極參加各家政黨各種公益組織的公共活動,從各個政黨內部杜絕種族主義,和其他亞裔非亞裔建立良好的溝通對話合作關係,倒是比現在這種反細分的恐慌有用得多。

說到這裡,還是想到搶碘鹽那個前例:若搶購者能問一下醫學圈親友鹽是否能防輻射,那麼鹽斷貨就不至於到處上演。若“反細分”諸君能看一下加州那個細分法案原文,看看一百多年來亞裔不斷增添單列項的背景,新添幾個小族群條目也不至於引發如此恐慌。

結語:猶太摩門這兩大信仰少數族群,儘管政治傾向基本相反,但在積極捐贈助學方面倒是相當相似。作為在某些方面也許比較出色甚至強勢的少數族群,扶助弱勢族群是一種理性生存之道:“我好了也幫大家一起好”策略上就比”我娃爬藤就好你娃失學關我屁事”高明,都不必提什麼利己利他的大道理。

link:http://www.sohu.com/a/220455462_570253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43:16
伯恩塔為亞裔細分法案辯護
稱“台灣裔”是自決行為

2016年03月30日 23:09 僑報

【僑報記者邱晨3月30日洛杉磯報導】飽受爭議的AB 1726提案撰稿人伯恩塔(Rob Bonta)30日在洛杉磯會見華文媒體,力圖說明其提案的宗旨。華文媒體所關注的議題包括,為何單選亞裔作為細分及收集信息的標靶,以及這一提案成法後是否會影響華裔子弟進入高校的機會。伯恩塔的提案中將“台灣裔”劃分為亞太裔中的一個族裔,也遭到媒體的質疑。

北加州奧克蘭民主黨籍菲裔州眾議員伯恩塔撰寫的AB 1726提案,即被稱為《細分亞太裔族裔以便收集各族裔資訊法案》一經推出便在亞裔社區引發了反對與支持兩方面的聲音。有些華人甚至將這一提案與已胎死腹中的SCA5提案相提並論,並稱是SCA5提案的翻版。

伯恩塔解釋說,他的AB 1726提案是將亞裔這一族裔再細分出10個族裔的提案,而目前的亞裔族裔中僅劃分出了華裔、日裔及韓裔等幾個族裔。如果AB 1726提案成法,加州將出現更多的亞太裔族裔。

伯恩塔撰寫的這一提案要求在加州社區大學、州立大學及加州大學3級高等教育系統、公共衛生部門,以及醫療機構收集細分後亞太裔各群體在教育與健康方面的數據,目的在於細部瞭解各個族裔面臨的實際情況與困境,以便能夠將有限的資源準確有效地投放給真正需要的家庭與個人。

華文媒體記者擔心AB 1726實施後,相關機構瞭解了加州高校華裔學生比率高的資訊,就會限制華裔學生入學的人數。伯恩塔解釋說,他的提案只收集資訊,不涉及其它功能。他說,以前旨在限制亞裔學生入學人數的SCA5提案已死,他的這一提案與SCA5沒有關聯。

在回答為何專挑亞裔作為族裔細分標靶問題時,伯恩塔說,提出這一法案僅僅是個開始,以後也許會撰寫拉丁裔細分法案、歐洲裔細分法案等。

有記者提出,聯邦政府並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為何AB 1726提案把台灣人作為一個亞太裔的族裔單獨劃分了出來。伯恩達回應說,台灣人是加州社區中的一員,他們可以自行確定自己的族群,“他們應該有機會確定他們自己。”

link: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usa/intnews/chinapress/20160330/23097256940.html
垃圾band3哥 2018-02-16 13:44:47
細分台灣 香港 中國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45:13
印象中,美國填嘅種族表,通常淨係分亞洲人。Latino都冇再分係唔係墨西哥人。白人更加唔會分。猶太人更加唔會分。唔係因為反中而支持細分亞洲人。重有,所謂東南亞人,好多都係因為東南亞人排華而走難嘅華人。
咁樣細分華裔,佢哋講廣東話同東南亞文,即係二次排華。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47:55
啲左膠只係好表面咁睇種族,走難去美國嘅東南亞人,好多都係廣東人。
講越南話/其他東南亞語言,生於東南亞國家,姓名都係東南亞語言嘅譯音,但係同時間,佢哋操流利嘅越南口音廣東話。
香港人好多生於大馬,菲律賓,越南,泰國同好多東南亞國家。
舊同學有好多都係泰國甚至印度mix香港華裔。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49:45
民主黨喺生活保障方面做得比較好,但係佢哋細分種族,要東亞裔成績減三百分,重慘過勞役過黑人嘅白人。
東亞裔後裔唔識中文/韓文/日文嘅話,發展空間大減,比起佢哋父母輩更差。
如果為咗台灣人三個字而令自己後代喺美國仆街,台灣人呢三個字比美國人更大,咁不如死返去台灣。
以前讀書,覺得台灣人比起中國人更鐘意講國語。
細分都冇用,佢哋一講國語,啲人就認為佢哋係chink,排華嗰陣都打死佢哋,反而香港人會無事。
重有,台灣人都背靠支那人黑錢,幾多台灣姓喺美國做地慘佬專做支那客。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51:47
以上言論,只適用於美國。返返去亞洲,梗係要細分國家。
呢個加州分種族法案,只係啲老墨黑人同埋white guilt白人諗出嚟,細分邊啲係東亞裔,然後減佢哋成績三百分,等佢哋一世做餐館。

喺美國嚟講,如果台灣裔由華裔分出,而台灣裔喺美國嘅成功,都係靠華人文化/身份。未來三戰唔使入華裔集中營,但係由華裔身份得益。基本上,咁樣只會害死台灣拼音嘅華人。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54:46
美國華裔之間已經徹底融合,咩係東南亞人? 咩係越南人? 咩係中國人?
如果要好以二戰咁,1/8或以上中國血統要入集中營,咁真係連未返過中國嘅第四代華裔都要入集中營。
依家有網絡,要查邊啲間諜有乜咁難?

以下係我見過嘅例子
1. 台灣移民第二代醫生同台山移民第二代研究員結婚。
2. 台山男人同墨裔女人結婚,後來墨裔女人離婚,啡色皮膚嘅半華墨細路係講廣東話
3. 台山人移民第二代醫生同黑人醫科女同學結婚,個樣似黑人嘅仔女識講廣東話
4. 台山移民第三代,係全華裔,唔識字中文,但係識講廣東話,但係冇去過中國,喺醫院做Radiographer
6. 越南華人移民第二代,喺銀行做,識廣東話同越南話。
7. 印尼華人,姓名都變晒印尼姓,但係生活同華人冇分別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55:03
8. 香港移民男人同美國越南華女結婚。
9. 台灣移民醫生,識啲廣東話,喺華人社區開診所。
10.由香港移民到台灣,之後移民到美國,喺插住中華民國旗嘅中文學校教國語。
機界原種 2018-02-16 13:59:44
Feces Book老婆Patricia Chan就係何謂Chinese,可謂東南亞人嘅例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scilla_Chan_(philanthropist)

Chan was born in Braintree, Massachusetts,[2] and grew up in Quincy, Massachusetts, a suburb of Boston. Her parents were ethnic Chinese refugees who fled Vietnam in refugee boats to escape oppression from the Vietnamese Communist government.[3][4] She grew up speaking Cantonese and served as an interpreter for her grandparents. She has two younger sisters.[5] In 2003, she graduated as class valedictorian from Quincy High School, and was voted "class genius" by her classmates.[5] According to a Facebook post by Mark Zuckerberg, Chan is a Buddhist.[6]

Chan entered Harvard University in 2003, where she met and began dating Mark Zuckerberg. She graduated in 2007 with a BA in biology, and also studied Spanish. She is fluent in Cantonese, English and Spanish. She is the first college graduate in her family.[5]
基本上Neoliberal/wall street 班友全部都要入集中營。
自己M字腳畀中國人滲透,例如你鬧豬尿以湖南人身份,駐港講港中衝突,啲Neoliberal就鬧歧視佢「of China origin」。點解西方畀中國間諜滲透,係因為佢哋要中國間諜收中國料,又想討好中國。一隻手掌拍唔響,有問題就瀨晒落華裔落。喺加拿大,有台灣拼音姓嘅教授幫中國偷資料啦。

美國好多種類華裔,重有啲係中國偷渡去墨西哥,喺美墨邊境落腳,之後搵倒錢,送子女去聖地亞哥讀書,有啲重移民倒去美國。有啲唐人阿叔操流利西班牙文,所以有啲娶咗墨裔老婆。以前讀書冇錢,住喺啲窮區,去嘅都係墨裔超市,唐人阿叔同墨裔女職員傾計,啲女職員都好開心。反中還反中,唔好用亞洲標準嚟睇美國華人。

冇去過外地,都唔會諗起香港其實都好東南亞,甚至係南亞。以前幾個同學都係泰國媽媽mix 香港爸爸。重有印度媽媽mix香港爸爸。我以前隔離屋係移民美國失敗嘅越南華人。重有另一個隔籬屋係深圳人,佢老豆係失勢貪官,娶咗個印度老婆,所以嗰個深圳人個樣好印度。
機界原種 2018-02-16 14:06:20
機界原種 2018-02-16 15:19:31
機界原種 2018-02-16 15:44:51
其實BNO表格都係種族歧視。BNO同BC填埋一份表,你填咗你係申請BNO定BC就得啦,點解要BNO申請人手寫中文名?
中文名又唔會喺BNO頁面出現嘅。

要細分亞洲唔緊要,白人,拉丁裔,黑人,猶太人都要細分。
你淨係細分亞裔就係種族歧視。

呢個法案唔用嚟幫侵,係用嚟令東亞裔失去上流機會。
東亞人入大學被扣二百分,黑人加三百分,白人冇加冇減。佢呢個plan係想詳細分出邊啲係東亞人。
借畀台灣裔身份等台灣裔支持自己出賣自己仔女喺美國嘅未來。在乎台灣人呢個身份在乎到仔女可以畀老墨黑人蝦嘅話,不如死返去台灣。

明眼人都睇倒。美國好多東南亞人,都係好似feces book sukerberg個老婆咁,係因為東南亞排華而移民到美國。基本上好難可以將東南亞人同華裔一都切。呢個係divide and conquer,畀啲貼頭認東南亞出世嘅人認自己係東南亞裔,然後入大學可以容易啲。但係有好多東南亞裔因為經過香港走難,好似suckerberg老婆咁,用咗香港拼音名。


鬼頭管治華裔,都係用以華制華。今次以台制華。
台灣裔接受呢個法案,會係雙輸。仔女同自己冇晒前途,台裔都係被視作東亞裔,減二百分,搵工依舊被視係honorary white,
同埋其他華裔對台裔有介心。假如有一日真係華裔集中營,台裔近水流台,可以吞晒入集中營華裔嘅資產。
機界原種 2018-02-16 17:41:32
威猛的巨龍 2018-02-16 17:48:50
都無人出聲
大家都係英國人 2018-02-16 18:02:00
J少陣啦 , 人地當你香港人係中國人呀
Jaime_M 2018-02-16 18:15:12
大陸網做source?????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