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辦法,要貼吓舊文提吓真係唔好賭命
陸庭龍: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槓桿效
近日讀到一則令人惋惜的內地新聞,湖南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為了在股票市場上賺一筆,將全部積蓄170萬元(人民幣・下同)再加上4倍槓桿的融資,全數買入中國中車的A股。誰料中國中車復牌後的股價連續兩天跌停板,其投資本金已全部賠上,這名男子受不了這個打擊,遺下了妻兒,跳樓自殺。
這類因投資失敗而自殺的新聞屢見不鮮,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會出現。這則新聞矚目在於身處瘋牛般的內地股市,每個參與者都紅了眼在淘金,原來真實的發生了賠上生命的個案,令人心頭一震。
風險管理並不複雜
投資在任何情況下都存在風險,重點是投資者是否了解潛在風險和作出相應的風險管理。其實風險管理並不複雜,也不需要統計學模型運算才能掌握的知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累積的知識和智慧皆可應付自如。市場風險不可預知,亦不在投資者能發揮影響力之的範圍之內,我們能掌握的,是注碼的控制和對投資產品的基本認識。
在湖南發生的個案中,這名男子對股票市場操作的風險,和股票價格升跌背後的認識到底有多了解?假設他是知道的,但將全部積蓄投入,還要融資4倍槓桿效應,買入接近900萬元的單一股票,風險在那裏呢?
一、放大槓桿效應超出自身承受的能力。如果沒有做4倍槓桿,中國中車股價連續兩天跌停板,累積的損失是本金的20%,約34萬元,仍保持本金的80%。即使中國中車的股價自復牌後至今連跌6天,累計跌幅33%,相信損失還是可以承受的。在放大槓桿4倍至總持貨金額達850萬元,20%的跌幅剛好賠掉全部本金170萬元,而股價繼續下跌還會變成負債。如果只做一倍槓桿,股價下跌33%後還剩下本金60多萬元,也不會全軍覆沒。
二、風險過度集中在一隻股票,沒有做到分散風險。儘管我們會對某隻股票或某個投資項目充滿信心,全數下注一隻股票的風險集中系數是100,如果分別投放到3隻股票,風險集中系數是56.6。如果其中一隻股票下跌33%,損失合共是187萬元,佔整個投資組合的11%。
槓桿效應不是壞事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投資者教育水平及滲透率非常高,但人性的貪婪會令我們不知不覺解除身上風險管理的盔甲。外滙孖展買賣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槓桿投資產品,因為名稱已經一清二楚。很多小股民喜歡的窩輪或牛熊認股權證都是槓桿投資產品,其中包含數倍或更高倍數的槓桿效應,對個別股票或股市指數升跌有放大效應,贏得多但也輸得勁。因為背後是認購和認沽期權,有時間上的損耗值,不適合長揸。
槓桿效應不是壞事,但要與自己承受風險或損失的能力相符,過度槓桿的結果必然是滅頂之災。
http://www2.hkej.com/wm/article/id/107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