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人手不足、輪流時間超長為香港市民詬病,支那記者親身體驗一次求診經歷,卻別有體會。新華社周六刊出一篇「記者手記」,撰文記者分享了到香港公立醫院住院及多次覆診的情況,讚揚急症室秩序井然,又指護士用普通話詢問其病情,服務十分細緻貼心,但該記者認為現有的分診制度仍需改善,以減輕病人輪候之苦。
撰文為新華社記者郜婕,表示早前因長膿包,到私家醫院求診,醫生告知費用約6,000港元,不過表示,「如果你有香港身份證,我可以把你轉介至公立醫院,費用低一些,但等候時間可能長一些。」記者於是帶着醫生的轉介信往附近一家公立醫院的急症室求診,文章沒有說明私家及公立醫院名字。
郜婕表示,在急症室等候近一小時,一名護士以普通話問道:「你在香港工作不講廣東話會不會不方便?」郜婕形容此舉令他感「驚詫」,「回想起來,之前在登記處和分流處與工作人員對話時說的是英語和普通話,顯然對方已經對患者常用語言做了備註,分診服務的細緻可見一斑。」他入院後當天下午做手術,翌日出院,出時後可到專科診所由護士覆診。
對於這次入住香港公立醫院經歷,郜婕認為現有分診制度在確保有限醫療資源高效利用方面已經起到一定作用,但仍需要一些創新機制的進一步協助,以改善輪候情況。
目前在公醫院接受手術,如經急症室需付180元,如不是經急症室入院,需付75元入院費。入院後,住院一晚費用為120港元,手術費及藥費均不用支付。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article/20180128/5776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