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台灣朋友在看到這篇文章時都在準備投票,或者等待結果揭曉。
投票率越過門檻了嗎?明年還會看到當區立委嗎?補選來臨要動員嗎?「朝小野大」仍然存在,或是即將變天?
你或許期待著改變到來,於是滿懷希望,甚至破釜沉舟,停薪留職來承載這場社會運動。
但結果未必如預想一樣—或許你還要再見你痛罵半年的立委,或許仍有很多爭執、吵鬧在立法機構上演,或許你認為最該離開的卻正在準備感謝市民的愛載和支持。
這種場面,不論結果如何,都會發生。分別在於是哪邊群眾有如此感受:在政治的角度,選舉和罷免都是零和遊戲,一方得必有一方失。
我們該如何面對竭力而為,卻鎩羽而歸的狀況?
你可以失望:可以抱著身邊的人痛哭,可以大聲控訴不公,也可以把鬱悶寫下來,可以讓自己暫時抽離。
但有一件事,是絕對不可以做的:你不能失去希望。你不能絕望。
在香港最失落的時候,我們經常互相勉勵:也許我們只是在歷史的中段?如像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所言:
「道德的穹弧雖然漫長,卻終彎向正義。」("the arc of
the moral universe is long, but it bends toward justice")
即使結果未如理想,也許你們只是在某一歷史轉折,然後朝向柳暗花明的一天;自此一役,台灣公民社會只會更為壯健,更能以化整為零、be water 地對抗中共的影響滲透。
莫忘初衷,保持韌性。加油!
******************
👉訂閱Patreon,了解我的思想、工作、生活:https://www.patreon.com/nathanla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