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唔想直接俾 reach CC Fung,亦明白網絡唔係 best placeto debate,但既然點咗我名,唯有講兩句。
喺香港政治圈出身,走到嚟流散社群,深感任何行業光譜立場,女性要成為「領袖」,都要付出幾倍力氣,仲要面對針對女性嘅心理、人身攻擊。
例如—
選舉隔兩日就會喺街站俾人當面鬧我做雞上位;
應酬聚會 by default 要陪飲陪笑俾人毛手毛腳;
同官員使節會面合照就俾人屌我係白人後宮。
喺據理力爭、展現能力嘅時候,會比人問「搏乜
?」
所謂「平等競爭」,其實係要花好幾十倍功夫證明自己。
觀望全球女性參政史僅係100年多少少。
今屆英國國會下議院民選議員有4成女性已創歷史紀錄,上議院更只有3成係女性。
女性領袖嘅存在唔代表父權結構已經消失。
男性面對嘅困境唔係因為女性「奪權」,而係父權文化下亦壓迫緊一部分男性(同所有人)。
將問題過度簡化,歸咎女性獲得話語權,係邏輯錯亂、偷換概念。
Not to mention 父權社會有時甚至利用女性領袖作為維護現狀嘅 token。
2/ 只要一日世界仍然由父權結構主導,就冇可能存在所謂「男權被奪走」嘅狀況。男性、女性,甚至其他性別面對嘅壓迫雖形式唔同但卻同源,正正就係一套將性別角色刻板化、並用權力不均鞏固自身嘅系統。要解決性別問題,唔係互相指控,而係搵出點樣拆解呢套系統。
雄風—
真正有風骨嘅男性一齊合力係拆牆,而唔係一味製造敵我對立。
迴避對抗制度,只以諷刺女性搏流量,先至真係閹割。
又 not to mention 好多女性都會睇鹹網,「紳士網站」呢個詞語本身已經好 problematic but this is
another story lu~
明白坊間好多KOL 都係求流量搵餐飯食,that's
why I can never be m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