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這份讓當事人意難平的發文。

天塌了,沒一人來我兒子的10歲生日宴
天塌了,竟然全班20多人,沒一人來我兒子的10歲生日宴。
我可愛的兒子今天剛滿10歲,平常我們也沒特別請同學來一起過生日,就幼兒園的時候請過玩得好的一兩個同學來過。但想到10歲了,是節點,所以答應他可以請同學一起來慶祝生日。
於是孩子在學校放假前最後一天,邀請了他班上20多個孩子今天來參加派對,結果一個都沒來。
看到這樣的結果我真為他心疼。我連忙給親戚家打了電話,最後有幾個親戚趕來了,我們盡力把派對辦得熱鬧的,孩子看起來也還算能接受。他只提了一句「班上同學都沒來」。我只好跟孩子解釋夏天大家可能要度假,日子也容易記混,確實不好安排,但我心裡還是替他難過。明明孩子們收到邀請函的時候都特別興奮,我以為至少會來幾個,就算來不了,至少有家長能跟我說一聲啊……

寶媽看到兒子失落的表情感到很心疼,於是只能趕緊打電話給其他親戚,讓她們來參加,把生日派對做得熱鬧一點。雖然後面她兒子接受了現實,但寶媽還是覺得很為兒子感到難過。
因為兒子當時邀請同學來家裡參加生日宴的時候,他們表現得明明很興奮,但是為什麼到了這天卻沒有一個人來?就算不來,為什麼這些孩子的家長都不跟她說一下?
針對此事,有網友表示,我就是全程孩子自己搞定,這是鍛鍊自己的機會,家長去搞,搞的是家長社交。孩子去搞,搞的孩子社交。我只出錢,其他的孩子自己安排。
有網友跟帖,我閨女也是十歲生日,她給我說邀請五個小朋友,我是提前和對方家長溝通的,後來我一開門,一聲阿姨好,好傢伙,一下子十幾個,我趕緊加菜,孩子們吃完飯,趕緊把蛋糕切啦。我和老公分批次送孩子回家,遠點得老公開車送,近點的我走路送。有個小朋友沒吃上蛋糕,我買啦個小蛋糕給那個小朋友送回去。
有網友評論,我家孩子同學生日,我們孩子是去了,但是沒有不後悔的,操作太騷了,提前個把星期就說了,孩子們都討論買什麼禮物,網購的都到了,過生日那同學特地拉了個群,通知下午四點半到她家集合,孩子出門還說晚上不回家吃飯了。結果五點他就回來了,說同學把禮物收完了。在群組裡發,你們怎麼還不走,該回家了,她要出去飯店吃飯了,一杯水都沒混到,這是家長問題還是學生?
這起事件的發生,之所以引發熱議,還是因為孩子的事,容易引發網友共鳴。都說現在社會人情越來越淡薄,這點小事也看得出來端倪。
但是,這事件的根本原因,還是家長在邀約過程中沒有自己監督把握。畢竟是邀請全班同學,很有必要知會家長。安全是第一的。沒有哪個家長會讓自己孩子獨自出遊去參加同學生日宴,除非是同一個社區的鄰居。而邀請又只是孩子層面的邀請,那就更顯得不重視了。
總之,孩子的活動,一定要家長參與。類似活動,也不建議動不動邀請全班,能真心實意叫上幾個玩得好的同學,其實就已經很好了,這樣便於安全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