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市區重點住宅供應集中於啟德,儘管部分地段的生活配套尚待完善,但根據四月份成交紀錄,啟德住宅成交中有高達 53% 為內地買家,受歡迎程度令本地網民不解。有網民分析啟德根本就是「福田2.0」,設計與內地小區如出一轍,內地媒體點出啟德成為理想生活圈的六大原因。
啟德過半買家為大陸客
在連登討論區,一篇名為〈啟德有咩咁吸引大陸人?〉的帖文,引來過百則留言熱議。有網民指出,啟德樓齡普遍較新、社區空間闊落、設有大型商場、公園及鐵路連接,形容為「福田2.0」,與內地城市熟悉的「小區」格局非常相似,自然成為內地專才與家庭心儀地點。另外亦指內地傾向與同鄉聚居,就如二十年前的九龍站樓盤。
內媒分析啟德六大優勢
內地媒體《網易房產》於今年 4 月發表文章,從六個方面歸納出內地人選擇啟德置業的主要原因:
交通區位優勢:啟德鄰近高鐵西九龍站、港珠澳大橋及香港國際機場,從深圳、廣州來港僅需半小時。區內屯馬線直達中環、尖沙咀等核心地段,通勤與生活便利。
生活配套完善:設有大型購物中心、高端酒店、國際學校及醫院,娛樂、教育、醫療一應俱全,對專才家庭尤其吸引。
租金回報可觀:啟德租金回報率介乎 3% 至 4%,對於希望「先租後買」或投資收租的內地人士具吸引力。
名校資源:屬香港34校網,涵蓋多間排名前列的小學及拔萃男書院、喇沙書院等名校,中產家庭關注。
投資價值凸顯:香港政府積極推動啟德重建,未來規劃包括大型商業文化設施,增強地區發展潛力。
未來潛力巨大:作為大灣區通勤圈的重要一站,啟德可說兼顧「即住即享」與「長線升值」。
本地網民另類觀察
儘管啟德配套新穎且樓齡較新,惟不少本地網民對其規劃及社區配套仍有微言,有連登網民指啟德的零售館設計雷同「領展翻版」,且區內行人通道欠缺遮蔽,日曬雨淋不便;更有意見指,該區私樓公屋夾雜,景觀及私隱大打折扣。也有網民聚焦於「勝利公屋現象」,公屋住戶僅需數千元租金即可享豪宅便利,甚至與千萬元入市的私樓業主共用社區設施。
九龍站當升值近倍成「人中之龍」
啟德今日的爭議,彷彿是九龍站的翻版。20 多年前,西九龍大部分地方仍是一片爛地,配套未齊,不過,由於高鐵及九西文化區概念炒熱,加上發展商積極到內地推廣,吸引不少內地買家入市。廣州時代地產創辦人岑釗雄、中聯石化前主席許智明、藝人王嘉爾等亦曾在九龍站置業,令該區成為身份象徵。
今天的九龍站早已升格為全港頂級住宅區之一,以凱旋門為例,當地2005年4月開售,呎價約1.4萬元,疫情前市旺呎價高達4萬多元,個別特色單位更創過呎價7.9萬元成交,雖然近日呎價回落,但仍能守住2.8萬元江平。,根據市場數據,啟德區現時呎價約為1.8萬元,能否在內地客青睞下創「新九龍站」奇跡,則要視乎市場後續反應與中港經濟情況。
內地人重視「地區標籤」 追捧啟德?
內地置業時普遍重視「地區光環」,近月於小紅書廣傳「香港十八區的外號」地圖,住北區被標籤為「大陸人」、荃灣是「自以為九龍人的新界仔」、九龍城則被視為「名校仔集中地」。這種標籤效應不僅影響買家選擇,更成為內地人心中量度他人的標尺,這個現象或可成為香港樓價走勢的另類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