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以5,294萬元向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訂購飲用水,如今該公司未被爆出經內地製造商批准投標及提供冒牌水。根據統計,今次批出的三個飲用水合約涉及1.6億元的巨額公共支出和640萬桶飲用水。選委界議員何君堯今日(21日)在社交平台指出,「目前市場上可以買到很多很好的濾水機,加上換芯和保養,一年也不超過1000元,以1000個政府部門的寫字樓來計算,一年只花百多萬」,直指「政府不需要為公務員再花這筆錢」。

現時港島及部分離島辦公室臨時轉用屈臣氏提供的飲用水。(資料圖片/梁曉煒攝)
三年飲用水合約涉及1.6萬公帑
鑫鼎鑫商貿公司7月獲政府批出5,294萬元供應飲用水合約,三年為政府供應 188 萬桶飲用水,但卻被爆出未經內地製造商批准投標及提供冒牌水、董事信貸問題等事件,政府宣布即時終止所有與鑫鼎鑫負責人有關聯的合約,包括飲用水及另外三張化學品合約。
綜合資料,港島區政府辦公室的飲用水合約由「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以5294萬元中標,供應188萬桶「鑫樂觀音山」桶裝水;新界區的合約則由「時貿國際有限公司」以近6550萬元承接,供應251.9萬桶「Happy 喜士」桶裝水;九龍區由「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以4762萬元中標,供應約200萬桶「Cool」桶裝水。
物流署指若不止一間投標公司符合要求,以「價低者得」為原則決定中標公司,今次中標的三間公司,皆為三區之中價格最低者。但依然涉及1.6億元公共支出。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今日在社交平台發布「飲過濾水勝過蒸餾水」為題的帖子。(資料圖片)
何君堯:換濾水機一年只花百多萬就可解決
政府花1.6億元購買640萬桶水,環保組織「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在《香港01》論壇撰文指出,港島和離島區購買量為平均每年62萬桶水,每年開資高達1,587萬。按每桶水容量劃一18.9公升(即5加侖)計算,平均每公升水的成本高達1.49元。
陳永傑表示,政府曾稱在新合約下,政府辦公室飲用水供應節省1,600萬元,但假如把三個品牌這1.2億公升的飲用水全數轉作過濾水,其實要比買桶裝水慳足8,588萬元。
何君堯今日在社交平台直指,「從蒸餾水事件可以了解到庫房的錢如何被蒸發!實際上政府不需要為公務員再花這筆錢!」他認為,目前在市場上可以買到很多很好的濾水機,連換芯保養,一年也不超過1000元,以1000個政府部門的寫字樓計算,一年只花百多萬就可解決飲水問題,而水費完全可以忽略。「政府可以為納稅人每年省卻過千萬的開支,仲飲乜𠱸呀?」
政談「全民減廢」 何不以身作則?
大量塑膠製的桶裝水亦會對環境產生多元影響。陳永傑分析,生產蒸餾水能耗高,每升碳排放達0.767公斤,僅九龍區三年合約的蒸餾水採購預計產生約2.9萬噸碳排放。
其次,水從東莞觀音山水廠運至香港,每日運輸1,717桶(總重約33.5噸),往返100公里,消耗柴油約41.2升,運輸過程進一步增加碳排放。此外,水桶回收再利用過程中也伴隨資源消耗和排放問題。以及,多次使用的塑料桶易老化並釋放微塑料,影響水質,而過濾水則無此隱患。
政府近年來推出一系列綠色、環保政策,發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為願景,聲稱要力爭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如今單單政府部門每年就要消耗掉200餘萬桶水,且涉及億計公帑。政府既不以身作則,又何談「全民減廢」?

8月21日,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首次會議後,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陳嘉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黎志華見記者。(夏家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