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塘綠置居高宏苑早前被揭多處滲水,再被踢爆偷工減料問題。近80歲的胡婆婆向《東呼即應》申訴,早前裝修師傅為單位廚房及廁所外牆剷底時,赫然發現疑似「木板牆」,用手指甲可輕易搣甩碎屑。另外,有單位的牆身竟填充發泡膠。有樓宇檢驗專家指,「木板牆」是工人落石屎時未拆走釘板,又指板材及發泡膠有易燃風險,有偷工減料之嫌,至於滲水則反映施工質量欠佳,或與趕工而偷減工序有關。
胡婆婆早前用綠表資格買下高宏苑高賢閣一個單位,她「收匙」後叫裝修師傅施工,單位內廚房及廁所外牆經過剷底等油漆工序處理後,驚現疑似「木板牆」,令她覺得匪夷所思,「我用公屋申請買居屋,如果仲較公屋(質素)差,你話我點算呢?」她質疑承辦商偷工減料,憂慮除了自己的單位外,其他單位亦有類似情況,認為房署有責任處理,「依家都咁樣,用手指甲都可以搣出嚟,長遠落去點算」。
樓宇檢驗專家賴達明上門檢查後指,廚房牆身應屬防火牆,按屋宇署指引,須具備不少於一小時的耐火時效,並使用防火物料建造,以防煙防火。然而,檢查後發現,牆身剷除油漆批盪後,出現疑似木板物料,亦有木碎屑掉落,懷疑並非耐火物料,擔心影響防火效果。此外,浴室及廚房兩側均見板材,假設是落石屎時未拆走的釘板,則有偷工減料之嫌,令批盪容易爆裂或鬆脫,長遠或需經常修葺牆身。
此外,胡婆婆亦發現牆身有疑似紗布材料,她曾致電1823求助,承辦商及房署人員先後向她解釋問題。房署房屋事務主任張先生稱,牆身表面呈現木材材料的外觀,作為施工程序的灰料批底瓷(批灰),需要塗上密封底漆用作封層,疑似紗布材料則用於牆壁之間裂縫的防裂措施,符合相關房署標準及批准程序,又建議有需要可找合資格裝修師傅進行修補。
不過,胡婆婆質疑房署將裝修責任轉嫁至業主,最終要額外支付3,000元。賴達明認為,房署所指的「牆身表面呈現木材材料外觀作為施工程序」,與傳統鋼筋混凝土不同,屬臨時性結構,通常在完工後清拆或改動。
另有高宏苑業主反映,高禮閣某單位的牆身電掣下方竟藏有發泡膠。賴達明指出,施工過程不應使用易燃及助燃物料,以發泡膠作填塞物屬偷工減料,應以水泥等建築物料填封。他又指,按過往經驗,每當有大批公營房屋需要交樓時,質量監控經常出現參差,常見漏水情況,例如排水渠或洗手盆漏水,至近期有浴室淋浴間牆身滲水等,顯示施工質量欠佳,有改善空間,不排除有部分工人為趕時間而偷減工序。
房署回覆指,署方經實地調查確認,胡婆婆單位廚房間隔牆為符合標準之「防火模板間隔牆」,主要結構為混凝土材質,表面棕色塗層為施工階段批灰前之防護層,並非木板構成。至於高禮閣單位牆身發泡膠碎,經查為電掣預留孔位之臨時封填材料,因未徹底清理小量碎粒所致,署方已於今年7月9日完成清除及修復,不影響建築安全。
原文網址:高宏苑驚現木板牆? 發泡膠塞牆身易惹火 | on.cc東網 | 中港台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50819/bkn-20250819192543447-0819_00822_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