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方上周五(15 日)傳召完所有證人,並同日呈遞新證物,稱擬在蔡淑梅作供時,用作盤問證人。證物包括蔡在 2016 年,主持網台 MyRadio 節目《仁心人生》的其中一集「疫苗神話」。翻查資料,節目開始前有旁白讀出「本土、民主、反共」的字句,節目佈景版則印有「普羅政治 聞聲起義」的字句。
控方上周陳詞指,節目中的政治標語「都唔係完全(與本案)無關」,希望蔡作供時解釋。控方並指,節目中蔡談及她對政府要求巿民打疫苗的政策意見,與本案有關。
控方高級檢控官吳加悅周一改稱,「思量過」後,決定遮蓋相關政治口號,並會將節目開始前的政治口號靜音,主要依賴蔡在節目上的言論。
辯方繼續反對影片呈堂,認為與本案無關。庭上播放該節目片段,供法官考慮是否批准呈堂。控方提供的片段將節目開始前的「本土、民主、反共」字句靜音,佈景版的「普羅政治 聞聲起義」字句,以黑色方塊遮蓋。
片段的開首,蔡淑梅談及下周會邀請《香港城邦論》作者陳雲根的助選團成員出席節目,又指看到有人在街上用鋼琴彈奏《城邦會戰勝歸來》的片段,覺得很感動。
蔡續指,自己從沒幫病人接種流感疫苗,「從來唔認同呢個流疫苗」。節目上又談到美國的反疫苗組織,蔡形容小朋友一出生就要打疫苗「好恐怖」,自言「越嚟越懷疑呢個疫苗」,質疑疫苗引發自閉症、過敏症、免疫系統失調等病症,因此她對強制打疫苗抱有懷疑。
蔡又形容疫苗猶如「醫學霸權」,令人民沒有選擇,惟最佳的防疫措施是保持環境衛生。雖然身為醫生「唔可以話疫苗無用」,她認同疫苗能製造抗體,但即使抗體增加,亦不代表必定能預防傳染病,惟即使在美國,反疫苗的聲音都被打壓,「呢啲咁黑暗,獨裁壟斷嘅嘢,原來喺醫學界係無遠弗屆」。
蔡在節目續形容,疫苗政策「好似共產黨政權,唔能夠挑戰佢一黨專政」。不過蔡亦提到,疫苗有一定的作用,並非鼓吹巿民不要打疫苗,惟她對疫苗預防疾病的作用抱有保留,因為疫苗的效用有限,會失效,在沒有風險時接種的作用不大,「(疫苗)用嚟治療係好嘅,但預防就諗諗喇」。
辯方資深大律師蔡維邦補充陳詞指,片段完全沒提到冠狀病毒、冠狀病毒的疫苗、醫學豁免證明書等與本案相關的議題,蔡僅對疫苗發表一些普遍的意見,亦沒有評論港府任何實質的疫苗政策。控方已傳召兩名專家證人,但他們均沒有評論,蔡在節目上對疫苗的任何意見,無證據顯示蔡的意見在科學上是否成立。
辯方續指,雖然網站顯示片段在 2016 年 4 月上載,但沒證據顯示片段在何時錄製,而片段相距本案案發時間越久遠,與案件的相關性便越低。法官勞潔儀指,不同意會影響相關性,但同意影片事隔越久,準確性便越低,「你個想法可以改變」。
控方高級檢控官吳加悅回應指,蔡在片段提到南美洲的寨卡病毒,而寨卡病毒是在 2016 年大爆發,列入香港須呈報的傳染病,可推算片段在不早於 2016 年拍攝。控方又指,雖然片段沒提及新冠疫苗,但蔡對於預防性質的疫苗,以及政府強制接種疫苗政策的看法,與本案相關,蔡亦形容,強制接種疫苗是「醫學霸權」,報稱出現不良反應的聲音被抑制,與本案的新冠疫情疫苗通行證性質和背景「有啲類似」。
蔡另評論疫苗內的滅活細胞,而滅活細胞是部分新冠疫苗的成分,雖然拍攝時未有新冠疫苗,「但佢對疫苗嘅睇法都係相關嘅」,尤其蔡是醫生,相信她對疫苗的看法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片段與本案有絕對的相關性。
辯方接納片段在控方推算的 2016 年頭拍攝,但強調節目談及完全不同的疫情、疫苗,案發時有大型的疫情爆發,與蔡拍攝時的背景「係兩碼子嘅事」。
法官休庭 1 小時考慮後,認為蔡在片段中,清楚表達對預防性疫苗的抗拒和不接納,亦表達對政府強制巿民接種疫苗的看法,認為巿民有權決定是否打針。而本案的「免針紙」,正是基於政府強制巿民接種疫苗而出現,雖然片段早於案發前 5 至 6 年拍攝,但仍能證明蔡的看法,明顯與控罪有關連,批准片段呈堂。
法官特別提到,蔡在節目上的政治批評及取向「本席完全不會考慮」,在審視相關片段時「完全當它們不存在」。
辯方另爭議,第 4 項及第 15 項「不誠實地意圖欺騙而取用電腦罪」沒有表面證供,辯方毋須答辯。辯方指,涉及這兩項控罪的其中一名病人未有作供,依賴其 55 歲妻子的證供舉證,惟證人對求診時發生的事,一律稱不記得,無證據顯示病人在求診時與蔡的對話。
控方回應指,案中有其他環境證供,例如蔡僅花一分多鐘便發出「免針紙」,而病人的妻子亦有供稱,蔡沒有對其丈夫進行任何身體檢查,自己則曾向蔡稱「唔想打針」,故有足夠的表面證供。審訊周二續。
DCCC22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