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2022年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截至今年7月底近1.4萬名高才逗留期限已屆滿,當中54%人申請續簽,惟三分一的續簽高才不在港常住。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不會強迫高才必須住在香港,亦不能強行劃線規定高才留港日數,但選委界立法會議員何敬康看法不一,認為應考慮確立居港條件,增加高才在港貢獻的同時,避免有人「玩爛」政策,毫無貢獻之餘反而取得香港社會資源。
租唔喺香港交、嘢唔喺香港食? 何敬康:應設居港限制
何敬康表示,高才通第一階段成功,但目標自然是增加下一期的續簽率,同時要分析數據,譬如了解什麼類型高才不在港常住、為什麼不在港常住才能針對性解決問題。他表示,政策要精準,將來要做到更加成功。
他續稱,其他地方都會視乎人才是否有在當地居住,而評估該人對當地的貢獻,認為高才通不設居港日數的規矩是不合理,「租唔喺香港交、嘢唔喺香港食」,反問是否應設居港限制,從而加強高才對港經濟的貢獻?
設居住日數可避免有人利用漏洞取得香港資源
隨着港深人員流動日益頻繁,有港人選擇在深圳居住、在香港上班。設居港日數會否對每天港深通勤的「高才」有影響?何敬康指高才通政策原意自然是吸引各地人才來港尋覓機遇,未來是希望他們可在港長住,認為一般情況下在香港居住,譬如設每年183日(半年)的居港條件是相對合理。此外,他表示設居港日數亦可避免制度被「玩爛」,始終有部分申請人,沒有計劃在港居住和貢獻社會,僅千方百計利用制度漏洞去取得珍貴的香港社會資源。
原文網址: 三分一高才非長居香港 何敬康促設居港條件以提升續簽率與貢獻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6718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