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去年接獲舉報後轉介廉署,廉署經調查後於上月拘捕2男3女,年齡介乎27歲至57歲。廉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鄒佩均說,調查發現兩名案件主腦均為專業醫護,由2023年下半年起開始合作,最初由其中一人經營護理機構並申請成為社署認可服務單位,及後兩人均各自營運一間護理機構,每月向20至200名長者提供服務,共獲得政府1800萬津貼,惟服務個案有真有假,實際詐騙金額仍待調查。
鄒佩均指出,被捕人會拉攏市民申請計劃,並安排長者到地區中心作評估,雙方會私下達成協議,如哄騙有關長者家人成為「掛名員工」偽裝機構有提供服務,並將獲得的津貼拆帳對分,護理機構獲得5000元、申請人家屬同獲5000元。她稱,個案中的長者符合領取社區券資格。
鄒佩均續說,被捕人會哄騙長者在空白服務紀錄表簽名,並虛報服務提供者姓名及服務時數;部分個案中,護理機構有上門提供服務,惟「無做足」,服務時數紀錄屬偽造。她舉例說,廉署發現服務提供者於同一時段同時在兩個地點、為兩名長者提供服務;亦有服務提供在港島區服務至2時、2時開始又在新界區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