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長江實業旗下和記黃埔地產出售惠州瀧珀花園、中山瀧珀花園、廣州逸翠莊園及東莞海逸豪庭四個項目中的400套房源,總價最低40萬元(人民幣,下同)起,高端一點的總價在700萬至800萬元之間。
8月13日,陸媒《南風窗》發表題為《李嘉誠,這次嗅到了危險》的文章。報導稱,今天,李嘉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清空他在中國的財產,人們對他的態度也在加速變化。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長實集團將四個樓盤項目中的400套房源,進行了一次超級大甩賣。
報導指,在很多人眼裡,李嘉誠本次中國資產的大撤退,可謂又急迫又堅決。過去,他似乎總是巧妙地在地產低潮期買地,又抓住市場的高點套現。如今,他卻在樓市低谷期甩賣資產。不免讓人猜測,難道是急於抽調資金轉向其它領域,抑或「跑了」。
李嘉誠每一次拋售中國資產,就一定會有人站出來說,在商言商,這不過是李嘉誠對環境的一種預測、一個判斷。但也總有人反對,他們對李嘉誠這一行為所釋放的信號,以及背後潛藏的不確定性有濃厚的擔憂。
報導稱,在李嘉誠眾多囤地捂盤的案例之中,當屬成都曾經的地王——南城都匯項目。看懂李嘉誠在這個項目中的騰挪和連鎖反應,不僅能理解今天400套房源背後的諸多爭議,還能獲得更多的啟示。
報導還批評李嘉誠在港口資產處置上「選邊站」,稱李嘉誠「將利益凌駕於國家戰略和社會公平之上,暴露出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中資本的短視性,和對價值觀的漠視」。
報導稱,變化,李嘉誠不是沒有感受到,特別是他的大兒子李澤鉅在7月被移出了香港特首顧問團。而近來400套房源的大撤退,也或許是危機感的某種延續。
此事今天登上熱搜榜,引發熱議。有人表示,李嘉誠大量拋售房產,不就是看到不動產要完了麼,房價再上不來了,其實行動有點晚了,應該前幾年行動,所以這次他也是被套了,現在行動有用麼,大家都看到了房地產的危機,拋售只是不得已而已。
大V、財經觀察官「武漢潘唯傑」說,李超人!有人說這是「商業嗅覺」,也有人罵是「抽水跑路」。但不得不服,這老頭總能在暴風雨前收傘。「70多歲的商界傳奇,用70年經驗告訴我們:真正的商業智慧不是貪婪冒進,而是在風險來臨前主動調整。這不是逃跑,而是為下一輪發展蓄力」。
大V、超話主持人「盞心馮文亮」說,李超人,在亞洲商界,絕對是標誌性人物。因此,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對市場的前瞻預判。或許有人罵他唯利是圖,那請問商人不圖利還能圖啥?
大V、微博原創視頻博主「願做一隻啄木鳥」說,「其實,對於李嘉誠我們也不敢多評論,最重要的一點,他沒有坑過中國老百姓兜裡的1分錢。」
「不吃爆米花___」說,保護私產是對所有人的保障,有些人就是仇富罷了,先入為主認為,人家靠勇氣智慧賺來的錢是髒錢,自己的東西想賣就賣還得聽你們的意思。這群人說到底和流氓土匪沒啥區別,看到富人想搶、想看人家跌落神壇,一個個敲鍵盤,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自己的存款也不見多捐幾個出去, 退稅的時候不比誰都積極嗎?
還有人表示,「臉變的真快,以前可不是這樣說人家。」「真的搞不懂,到底是哪一類的人會去黑李嘉誠。」「快走吧,在這裡,幹多少好事也沒人記得,只會挨罵。」
「自己的東西,想賣就賣,怎麼還道德綁架呢。」「你自己都不願意投資房地產了,人家賣房有啥不對?沒必要上綱上線,投資有買就有賣,只要合法合規就行。」
其實,李嘉誠拋售中國資產並非近期才開始。近年來,李嘉誠旗下的企業頻繁進行資產拋售,涉及多個領域和重要資產。自2013年起,他就開始系統性地拋售中國和香港的資產。

www.ntdtv.com/b5/2025/08/14/a10401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