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內地媒體報道,廣州一間機械人公司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個「孕育機械人」,定價不會超過10萬元人民幣,預計在一年內上市。有關機械人可以取替母親從懷孕到分娩的過程,但同時引起倫理爭議。
廣州卡伊瓦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張其峰透露,現時女性孕育小孩背後付出無法客觀預計的風險,因此隨着社會進步,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孕育機器人,將生物工程結合人工智慧。
他其後解釋,「代孕機器人」身高165cm的仿生機器人,擁有類人外觀,但透過技術可以模擬女性子宮的環境,提供精密的生理環境系統,包括溫度控制、養分供應、胎兒感知與數據監控等功能,確保胚胎健康發育至分娩。
他表示有關技術旨在解決年輕人不想親自懷孕,但渴望擁有小孩子的需求,並不是賦予機械人繁殖的能力。但有關技術亦引起廣泛爭議,有人認為技術有助解決出生率低的問題;但有人反而認為可能引起社會問題,表示:「這符合倫理嗎?」、「現在不用結婚也可以有孩子」、「這樣下去,彩禮都要玩不下去了」。
但有專家提出質疑,認為有關技術未能克服生物相容性技術,而且當中的倫理衝突未有解決,批評公司不應以有關技術作為噱頭融資,亦需要尊重生命。北京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邱仁宗更警告,代孕機器人可能導致生育權商品化,「需要警惕技術被濫用為定制嬰兒工廠。」
成龍說中國的會爆炸!! 機械人媽媽會唔會突然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