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最重要嘅任務, 就係要大陸老細滿意, 但係仍然可以維護香港人利益
曾蔭權打贏索羅斯係好叻, 同外國又關係好, 但係同大陸老細唔啱嘴型, 亦都維護唔到香港人利益
梁振英呢 :-
1. 產科「零配額」︰由2013年1月1日起,所有公立醫院不再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私家醫院亦一致同意,2013年唔再接受「內地孕婦而丈夫非香港永久居民」嘅分娩預約。2013年《施政報告》續提「維持零配額」。目的係優先保障本地孕婦醫療資源同產後服務。
2. 嬰幼兒奶粉離境限制(2013):經修訂《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 2013》,未領牌不得出口36個月以下嬰幼兒用粉狀奶粉;個人物品豁免上限為1.8公斤。海關多年持續執法。目的係遏止水貨帶走日用品,確保本地供應。
3. 聯合執法打擊平行進口(水貨)︰2014–2016年間,政府部門(入境、海關、警隊等)加強於邊境及重災區(上水、元朗、屯門)巡查、票控、拘捕。例如政府在2015年說明過去一年因無牌出口奶粉而拘捕約5,000人。
4. 深圳居民「一周一行」(2015):應港府反映社會意見,中央於2015年4月13日把深圳居民「多次往返」簽注改為「一周一行」,每周最多一行、每次最多逗留7日,以紓緩承載力及水貨活動。
5. 旅遊承載力評估與調控(2013→):政府在2013年底完成《香港接待旅客承載力評估》,並以後續對策平衡旅遊業與民生需要;上項「一周一行」亦係回應承載力及社會意見嘅其中一步。
6. 住宅物業需求管理(印花稅):
a) 買家印花稅 BSD(2012年10月宣布):非香港永久居民(包括境外公司)購買住宅須付15% BSD,旨在壓抑外來需求。
b) 「雙倍從價印花稅」DSD(2013年2月):大幅上調住宅及非住宅從價印花稅率,以減低短期及投機性成交。
c) 同期亦強化特別印花稅 SSD 及相關安排,整體目標包括「在房屋供應緊張下,優先照顧香港永久居民自住需要」。
7. 基礎教育學位調配(跨境學童):為紓緩北區小一學位緊張,自2014/15學年起,教育局為居於內地的申請人(CBS)提供「專用選校名單」及其後的「專用校網」,並與深圳教育局合作於深圳開辦港人課程班,分流跨境就學需求。
最可惜嘅係, 2014 佔中行動, 大陸認為佢辦事不力, 唔俾佢連任, 實情係2014年梁振英嘅處理手法已經係最好, 唔使用武力磨到你自己走, 反而換咗個 777 造成更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