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今年4月擴至全港18區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每隊關愛隊一年已可獲社署資助16萬至24萬元。外界關注,為何再有數千元車馬費?
據經濟日報了解,有關計劃並未額外提供車馬費予關愛隊。而何啟明所言,涉及兩個計劃,不過有所關聯。
關愛隊支援計劃 每隊每年獲社署資助16萬至24萬元
其中一個,是今年4月已擴至全港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社署回覆查詢時表示,該計劃旨在透過關愛隊探訪或接觸,助識別有需要的獨老和雙老住戶、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並將有需要的個案轉介至社會福利服務單位跟進。計劃設有績效指標,包括:(1)探訪或接觸有需要的住戶數目、(2)提供跟進關愛服務的人次,以及(3)提供跟進支援服務的人次等。因應關愛隊的規模,每隊關愛隊一年可獲資助的金額介乎16萬至24萬元。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早前表示,計劃擴展至18區後,預計關愛隊可接觸超過6萬個有需要的住戶。
觀塘沙田試點計劃 關愛隊暫已接觸探訪逾1500個住戶和照顧者
至於社署上月中在觀塘及沙田推出的試點計劃,社署說,是利用房署住戶資料,和社署資料系統內的長者個案資料,識別公屋缺社區支援的獨老及雙老住戶,以及護老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社署已委託關愛隊接觸及探訪有關住戶,截至2025年8月7日,兩區關愛隊已接觸及探訪逾1,500個透過試點計劃識別的住戶和照顧者,並轉介逾120次福利服務。社署表示,政府稍後會檢視推行情況,逐步推展至全港。
有政府中人解釋,何啟明所提的數千元車馬費,應是社署委託關愛隊上門探訪長者的資助,強調並未有額外提供數千車馬費。
事實上,除了社署委託,關愛隊本身的KPI亦涵蓋要探訪、接觸長者戶,按照區情,設有不同指標,提供不同服務。例如屯門景興關愛隊,當局要求其為獨居、雙老長者/有需要的住戶,提供80次改善家居環境服務,例如:處理家居廢物、舊衣捐贈或回收的服務,並會與區內學校合作,推動青年關愛社區,促進長幼共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