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喪屍油 屈穎妍
今年7月20日,長沙灣蘇屋邨一位爸爸報案,指其兒子在家暈倒,送院後證實死亡。死者是17歲巴基斯坦籍年輕人,警方於單位調查時搜獲一支電子煙槍,煙彈懷疑含有液態依托咪酯,還有0.9克疑似大麻及0.1克K仔氯胺酮。
4日後,又有一位媽媽打電話報警,指他16歲的兒子在杏花邨家中暈倒,同樣送院後證實不治。警員在死者房間內搜出兩個懷疑電子煙彈,兩支疑似藏有依托咪酯的電子煙機,一包14克大麻花,還有一杯約5毫升疑似液態冰毒及494包可疑粉末,毒品之多,令人觸目驚心。
兩宗青年死亡事件揭示,毒品問題無論在基層還是中產家庭,無論在華人還是少數族裔,情況都很普遍。
單是今年上半年的嚴重毒品案已有591宗,當中四分之一與俗稱「太空油」的依托咪酯有關。為了防止毒販把毒品美化誘騙年輕人,政府就將「太空油」正式命名為依托咪酯。
其實,無論依托咪酯還是太空油,都太有想像空間,都沒有嚇人作用。毒品名字應該有幾衰得幾衰,有幾直接得幾直接,不要美化,更不要模糊,直接用負面字眼來定名,天天講,日日講,入了腦,才能生阻嚇作用。
其實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好早前曾在立法會建議過,把依托咪酯改名為「喪屍油」,我覺得這個名更好,簡單直接,形神俱全。
對付毒品,一定要直接把它污名化,不能仁慈。依托咪酯是個學術名詞,沒有毒品感覺,還是給回它一個俗稱好點,不想叫太空油,不如直接叫喪屍油或者殭屍油吧。
#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