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言(Mo)目前身外地繼續接受復康治療;在三年前MIRROR紅館演唱會舞台受傷後,Mo早前首度上載近照,不少網民繼續為他打氣。其父李盛林牧師在本周的代禱信中則,指自Mo自主神經系統受損以來,便出現神經纖維化及神經信號傳導異常,繼而導致汗腺調節功能障礙和血管收縮擴張異常等臨床表現,以致身體不能自我調節體溫,故目前要接受不同方案治療。
李盛林牧師 // 啟言 (阿Mo)代禱信 158「阿MO迎向神經重塑的挑戰」*
「…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哥林多前書 9:26-27)
*【經文解釋 (下)】*:*保羅以身作則的榜樣*
1) 事奉需有清晰目標:不是為個人成就,而是為完成神的託付。
2) 屬靈爭戰需要自律:克制懶惰、慾望,才能有效見證基督。
3) 生命與資訊必須一致:否則事工可能淪為「打空氣」。
*【阿MO在經文中的體驗 (下)】:保羅的話在阿Mo生命中的迴響*
*阿Mo的經歷展現了哥林多前書9:26-27的核心精神:*
a) *目標清晰*:他的康復不僅是個人奮鬥,更是為他人帶來希望。
b) *自律與堅持*:在極端困難中仍不放棄,體現身體的爭戰與信仰屬靈爭戰的協調互補,帶來盼望與勝利。
c) *生命與信仰實踐*:他的見證不是理論,而是透過每一天的掙紮與進步活出來的。
*(一) 啟言 (Mo):迎向神經重塑的挑戰*
1) *神經重塑的挑戰*:
a) *體溫調節系統*:自三年前自主神經系統受損以來,阿MO出現了神經纖維化及神經信號傳導異常,繼而導致汗腺調節功能障礙和血管收縮擴張異常等臨床表現,以致身體不能自我調節體溫。目前治療方案主要採用:
i) *高劑量B族維生素*(B1、B6、B12)聯合補充療法;
ii) *細胞活化再生治療*;
iii) 通過這兩種干預手段,*旨在促進神經內膜修復,重建神經傳導功能*,最終實現神經系統的去纖維化修復,與及神經突觸的延伸上下接合為目標。
b) *排便功能*:*目前雖然能夠維持每日排便功能,但仍需借助外力按壓與人工輔助的方式,來完成定時清潔的照護程式*。盼望當去纖維化過程中,泌尿系統能接收神經信號,啟動感覺和肌肉控制功能。
c) *大小肌肉活動能力*:
i) 對於曾被判定為完全癱瘓、神經功能100%受損的阿Mo而言,*能透過體內植入的神經調控晶片,受微電的刺激下,將意念轉化為有意識的動作,已是醫學奇跡般的突破*。這不僅是肌肉記憶系統的重建之旅,更是靜待去纖維化的神經在微電信號刺激下逐漸蘇醒的過程。
ii) 每日高強度的康復訓練,在增強肌肉與關節活動能力的同時,也巧妙地為大腦構築了一個「神經回饋迴圈」-- *那些由機械輔助產生的動作,正持續重塑受損的神經網路。每一次看似微弱的信號傳遞,都是神經通路在纖維化牢籠中的艱難突圍。而阿Mo的堅持,正為這場突圍戰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2) *守望禱告*
請為阿MO面對重重挑戰的關卡禱告,盼他能在大能神的恩手下繼續勇於面對,同時經歷神對他的憐憫醫治。
*(二) Mo爸媽:【生命經歷體驗分享】:嘗試走得更遠,沒有醫院味道的空間*
1)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清晨。在完成晨間護理與早餐後,我們懷著既緊張又期待的心情,協助阿Mo在輪椅坐上復康巴士。當車輛緩緩駛離醫院,窗外的風景逐漸取代了熟悉的白色長廊,看見阿Mo的眼中閃爍著久違的光芒*。
2) *巴士將我們載往一處比較寧靜的街區,這裡人流雖少,卻充滿生活的溫度。咖啡館和烘焙店飄來的香氣,這些不帶消毒水味的空氣,對阿Mo而言是多麼珍貴的禮物*。我們像春遊的孩子般興奮,卻又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輪椅的每個轉角。
3) 回程推動著輪椅回復康巴士,*輪椅滾動的聲響彷彿在說:今天的每一步,都是明日繼續前行的勇氣。醫院的白牆依然在那裡,但我們知道,有些改變已經悄悄發生 -- 當阿Mo重新聞到這個世界的氣息時,復健的路上便又多了一盞溫暖的燈*。雖然終究要回到醫院的病房,但這短短幾小時的「微旅行」已在復健路上種下了希望的種子。今天的每一步嘗試,都是明天繼續前行的勇氣。
隨著阿Mo 治療過程的變化,我們深刻體會到上帝無條件的愛與拯救大能,更感謝神和你們的記念 - 「*158:阿MO迎向神經重塑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