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收緊入讀資助專上課程的申請門檻,杜絕「考試移民」,高才子女須居港兩年,方可享本地生學費資助。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今日(3日)撰文形容新規定是「德政」,因為人數龐大的「高才」之中,相當多人是為子女教育來港,而非為工作。
梁振英指,人口政策易放難收,香港要對香港人有承擔,不能模糊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的權利和義務,否則「香港人就是一間酒店出出入入的房客,不是一個家的家人」。
近年政府各項人才計劃吸引人才子女來港讀書,可享有「本地生」資格,爭讀本港資助大學,引起「考試移民」爭議。政府日前公布計劃收緊入讀資助專上課程的申請門檻,同時再定義「本地生」條件,受養人需在入學前居港兩年,首次簽證時未滿18歲,才可獲政府資助學費 ,以首年學士學位計算,即每年約4萬多元。如無資助的非本地生,一年學費可高達二十萬元。
梁振英支持收緊門檻:香港也要對香港人有承擔
梁振英今日(3日)在社交媒體Facebook表示支持教育局收緊門檻,形容是「德政」,因為相當多「高才」來港是為子女教育,卻不打算在港工作。
梁振英說,國家只有一個香港,香港對國家有獨特作用,除了制度優勢,主要是「人的因素」。他認為幾十年來香港強調「人心回歸」,雖然核心問題是香港人要對香港有承擔,但「承擔是雙方雙向的」,香港也要對香港人有承擔。
人口政策易放難收 憶雙非產子引政治後遺症
梁振英說,香港人主要由香港永久居民組成,《基本法》和法院為永久居民作出清晰和嚴格的規定,而且界定了權利和義務,這是香港作為特區,有別於內地城市的特點之一。
他續形容,如果模糊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的權利和義務,香港人就是在香港這一酒店出入的房客,而非家人。
酒店房客隨時可以因為免費早餐收拾行李搬過對面街酒店。十多年前我的拙作題為「家是香港」,就是希望點出僅是「家在香港」的弊端。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
他強調,人口政策易放難收,又舉例當年內地的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內地居民來港買奶粉、買樓造成短缺,都在政治上體現出後遺症。
原文網址: 高才子女申大專資助學額須居港兩年 梁振英讚德政:要對港人承擔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6310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