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日前宣布,「高才」子女申請大專資助須居港兩年。這是德政, 政府不必defensive.
「高才」人數龐大,相當一部分「高才」獲批後來港報到,為的是子女教育,沒有準備在香港工作,這是普遍的、顯而易見的誘因。
國家只有一個香港,香港對國家有獨特作用,除了在某些方面有制度優勢外,主要還是人的因素。幾十年來,我們強調的「人心回歸」,核心問題是香港人要對香港有承擔,而承擔是雙方雙向的,要求香港人對香港有承擔的同時,香港也要對香港人有承擔。
香港人主要由香港永久居民組成,《基本法》和法院不僅為永久居民作出清晰和嚴格的規定,而且界定了權利和義務,這是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有別於內地城市的其中一個特點。
如果我們把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的權利和義務模糊化,香港人就是一間酒店出出入入的房客,不是一個家的家人。酒店房客隨時可以因為免費早餐收拾行李搬過對面街酒店。十多年前我的拙作題為「家是香港」,就是希望點出僅是「家在香港」的弊端。
當年內地的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內地居民來港買奶粉、買樓造成的短缺,在政治上都有後遺症。
人口政策是易放難收的政策。
#高才
#人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