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
【記者 Sam Mednick/特拉維夫報導|美聯社|2025年7月28日】
在加薩戰爭持續近22個月之際,兩個以色列本土具代表性的人權組織——「貝采萊姆」(B’Tselem)與「以色列醫療人權協會」(PHRI)——首度公開指出,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已構成種族滅絕罪行。
這是首次有以色列猶太人領導的本土機構作出此種指控,打破了以色列社會長久以來不願面對的禁忌,也在國內外引發極大震撼。
打破禁忌的指控:來自以色列人自己的聲音
儘管這兩個組織在國際上享有聲譽,在以色列國內卻常被視為政治邊緣。此次指控不僅令外界震驚,也動搖了以色列社會對自我道德定位的想像。
「以色列社會過去往往將有關種族滅絕的指控視為反猶主義的延伸,或對以色列的偏見攻擊。」PHRI執行董事蓋・沙萊夫(Guy Shalev)表示,「當這樣的結論來自本土猶太人組織,社會就不得不正視眼前的現實。」
國際刑事法院與國際法院同時受理相關案件
以色列政府強烈否認這些指控,並稱之為「無恥的政治文件」,外交部更批評其毫無根據,聲稱以色列只針對哈馬斯武裝分子,而非加薩平民。
目前,南非已向位於海牙的國際法院(ICJ)控告以色列犯下種族滅絕罪,案件仍在審理中;國際刑事法院(ICC)亦對總理內塔尼亞胡與前防長尤亞夫・加蘭特發出國際通緝令,指其在加薩犯下戰爭罪行。
「摧毀與根除」:來自以色列本土報告的結論
PHRI與B’Tselem各自發表報告,指以色列對加薩的封鎖、轟炸與切斷基本生存資源——如水、電、醫療、糧食——構成了依國際法所定義的種族滅絕行為。
報告指出,以色列軍政高層多次公開呼籲摧毀加薩、讓居民飢餓並永遠離開家園,這些言論配合政策執行,顯示出其有意「摧毀一個民族的社會結構與生存條件」。
PHRI報告更明言,以色列已實施《防止與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中至少三項罪行,包括「蓄意創造生活條件以致使特定群體全部或部分遭到物理性消滅」。
歷史回音:在猶太人國家提起「種族滅絕」
「我是大屠殺倖存者的孫子,得出這個結論讓我極為痛苦。」沙萊夫說,但也坦言,正因在一個以大屠殺為核心記憶的國家成長,「這要求我們必須承擔相對的責任」。
1948年聯合國通過《種族滅絕公約》以防止納粹德國屠殺重演,如今以色列卻因對加薩行動,被控違反該公約,這讓許多以色列人難以接受。
多數以色列人仍專注人質議題 而非加薩平民死傷
儘管國際間對以色列行動的譴責聲不斷,多數以色列人仍視這場戰爭為對哈馬斯10月7日大屠殺的正當回應,而非種族清洗。
歷史學者湯姆・塞格夫(Tom Segev)認為,這些人權組織的報告可能難以改變民意:「對大多數以色列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被哈馬斯扣押的人質問題,而不是加薩居民的命運。」
根據加薩衛生部最新統計,截至7月28日,已有147名兒童與成人死於飢餓與營養不良,但以色列政府至今否認對人道災難負責。
呼籲以色列社會與國際社會挺身而出
B’Tselem國際事務主管莎麗特・米哈艾利(Sarit Michaeli)表示:「我們有責任對真相發聲,站在受害者一方。」她呼籲更多以色列人與國際社會停止沉默,採取行動遏止這場持續的災難。
Associated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