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喉舌《大公報》星期二(30 日)就在頭版刊登「調查報道」,質疑中大亞太研究所,日前公布港府民意調查結果,與其他媒體的「同類調查」結果「相去甚遠」,他們經過「游深入調查」後,發現中大亞太研究所的「骨幹」當中,竟然包括「反華推手」侯儒楷,以及「台獨分子」蕭新煌。
面對《大公報》的質疑,中大極速跪低,在報道刊登前已採取行動,回覆《大公報》指,研究所會中止侯儒楷、蕭新煌的名譽高級研究員聘約,並會嚴格遵守國安法。
根據《大公報》的報道,被指是「反華推手」的侯儒楷,2013 年至 2016 年曾出任香港美國中心行政總監,期間推行的學術項目有「明顯反華傾向」,例如舉辦大學工作坊,邀請過陳方安生、鄭宇碩等人授課,是「煽惑學生參與抗爭,搞顏色革命」;而蕭新煌則長期擔任台灣「總統國策顧問」,被指是「台獨」分子;在《大公報》「調查」公布前,中大亦從善如流,看似皆大歡喜,但其實《大公報》的「調查報道」有不少細節值得一書。
首先是他們提到,有其他媒體的「同類調查」,和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民調「相去甚遠」,引述有本地「傳媒機構」六月公布的調查「接近七成市民對特首李家超的表現表示滿意」,而中大亞太研究所五月的調查,對特首李家超的評分只有 46.1 分,滿意港府表現的受訪市民只有 19.4%,不滿意的 38.2%,兩者確實「相去甚遠」。
但事實上,《大公報》所指的其他媒體「同類調查」,實際上是《星島日報》自行進行的網上問卷調查,調查並非隨機抽樣,而是有興趣的市民可以自行上網填 Google Form,ReNews 較早前亦有報道,參與這項調查回答問卷可以參加抽獎,大獎是 Dyson 風扇暖風機,二獎是麗晶酒店雙人自助晚餐餐飲券。
而《大公報》提到的兩名中大亞太研究所的「骨幹」,侯儒楷和蕭新煌,其實只是「名譽職員(Honorary Staff)」,二人均不受薪,亦並無在中大實際任職或任教,兩人長期在海外只是掛名,而中大亞太研究所目前的「名譽職員」多達 15 人,當中亦包括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
#R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