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日本正陷入前所未見的極端熱浪侵襲。週三(7月30日),日本西部兵庫縣錄得攝氏41.2度的歷來最高氣溫,刷新2020年靜岡濱松與2018年埼玉熊谷並列的41.1度紀錄。同日,遠東俄羅斯發生規模8.8強震,日本同步進入海嘯警戒,天災頻仍,警訊不斷。
此次熱浪重創古都京都,自1880年開始氣象觀測以來,當地首次出現氣溫達40°C的紀錄。根據日本氣象廳資料,僅在週二(29日)全國已有322個觀測點錄得超過35°C的高溫,創下2010年以來可比數據中的新高。
熱浪導致10,804人中暑送院 16人死亡
日本政府已向大範圍地區發出中暑警報。根據消防廳統計,上週已有10,804人因中暑送醫,創下今年最高單週紀錄,並造成16人死亡,超越6月底至7月初10,053人送院的前次高峰。
當局警告,未來數日東部與北部地區氣溫恐將「顯著升高」,呼籲民眾切勿輕忽,尤其是高齡人口與慢性病患者應避免戶外曝曬、留在通風冷氣空間。日本目前為全球第二高齡社會,老年人成為熱浪下最脆弱的一環。
氣候學家警告,極端天氣將成為新常態,包括熱浪、暴雨、乾旱與生態崩潰等情況都會日益頻繁。此背景下,建立全球共識、推進減碳政策與資訊抗體,成為各國氣候安全的關鍵。
錯訊滲透右翼青年 氣候行動共識受干擾
在全球多地,氣候行動正面臨資訊戰的嚴重威脅。國際資訊環境委員會(Ipie)最新報告指出,右翼青年群體正逐漸成為氣候錯誤訊息的最大受害者。
報告指出,氣候錯訊已從早期「否認氣候變遷是否存在」轉型為針對再生能源與碳稅政策的組織性攻擊。這些錯訊主要由化石燃料企業資助的智庫與右翼政客散播,透過社群平台如TikTok、YouTube與Telegram等擴散,並以迷因、短片、陰謀論形式包裝,專門針對缺乏科學素養與對權威缺乏信任的年輕人。
在日本與其他發達國家,包括香港與台灣亦可見類似趨勢:部分右翼青年轉貼「綠能導致停電」、「碳稅是國際陰謀」、「氣候教育是洗腦」等論述,對科學與政策產生強烈排拒反應,削弱社會對減碳與轉型的支持。
哥本哈根大學教授、Ipie主筆延森警告:「如果我們無法提供年輕人正確資訊,他們將成為假訊息世代,氣候危機將永遠無法被終結。」
資訊自由與青年素養將決定氣候未來
這場席捲全球的熱浪,不只是自然災難,更是一面照妖鏡,映照出資訊秩序、政策誠信與公民素養的全面危機。當極端高溫成為日常,當中暑致死成為統計數據的一部分,若無集體行動與資訊防線,地球未來的臨界點將步步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