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Z世代抱怨每周五天坐班太辛苦、甚至抱怨根本找不到工作時,總會遭到猛烈抨擊——但他們的懷疑或許確有依據。研究證實,那些批評他們的千禧世代前輩們,當年獲得第一份工作要輕鬆得多。
簡歷制作平台Kickresume最新報告顯示,去年畢業的學生中約58%仍在尋找人生第一份工作。而往屆畢業生(千禧一代和X世代)中,僅有25%經歷過畢業後求職掙紮。
人們很容易像烏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和朱迪法官(Judge Judy )那樣,認為Z世代只是不如前幾代人那樣渴望工作。但研究表明,前幾代人確實比當今年輕人更容易直接獲得工作機會。
事實上,近40%的前幾屆畢業生能在畢業典禮前就搞定全職工作——而近期畢業的Z世代僅有12%能做到這點,這些年輕求職者畢業即就業的概率只有前輩的三分之一。
研究人員寫道:"從校園到職場的道路從來都不是坦途。但顯而易見的是,如今畢業生正踏入一個比以往更不確定、更數字化、要求更嚴苛的就業市場。"
當代年輕求職者既要對抗AI競爭者,又面臨白領崗位收縮的困境——以至於有人通過遞送甜甜圈或當服務生等非常規方式試圖開啟職業生涯。
當前嚴峻就業市場迫使400萬Z世代淪為"尼特族"(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
在當今就業市場,僅靠精心打磨的簡歷和求職信已遠遠不夠。雇主們設置各種奇葩午餐測試、性格測驗來篩選新人。
對許多白領而言,這無疑是艱難的就業環境——約20%求職者已持續求職10至12個月,去年約40%失業者表示2024年未獲得任何面試機會。情況惡化到求職本身已成為許多人的全職工作,年輕人甚至投遞1700份申請仍石沈大海。隨著AI介入,招聘已演變成雇主與求職者間的科技軍備競賽。
部分問題源於技術侵蝕了Z世代畢業生的初級崗位:隨著聊天機器人和AI代理接管初級員工的日常工作,企業所需人力大幅減少。
學費飛漲與白領市場蕭條,已導致430萬Z世代青年成為"尼特族"。美國困境只是全球縮影,僅英國去年尼特族就新增10萬人。大學文憑能保障全職工作的古老承諾已然破滅。
獵頭公司Bentley Lewis首席執行官劉易斯·馬萊告訴《財富》:"高校並非故意讓學生失敗,但現行體系確實未能兌現其隱性承諾。"
Kickresume研究人員建議年輕人盡早開啟職業生涯,而非執著於專業對口理想工作:"我們常告誡畢業生不必過分糾結第一份工作,那只是起點而非終身判決。"
當嬰兒潮世代還能靠當面遞簡歷獲得工作時,Z世代不得不絞盡腦汁吸引雇主注意。
25歲的盧卡斯·伊拉曾假扮外賣員,在甜甜圈盒內藏創意便簽:"多數簡歷終成廢紙,而我的進了您肚子",附上簡歷和Linkedin主頁。這個營銷專業畢業生由此獲得至少10次面試機會。
另一位求職者巴桑特·謝努達在傳統求職失敗六個月後,選擇在營銷會議上當服務生。這位德國名校畢業生通過會議間隙向30-40人遞簡歷獲取反饋,最終成功入職Linkedin。
謝努達對《財富》坦言:"畢業生總以為機會唾手可得,但關鍵在於培養韌性。需要不斷優化求職策略,讓每個'拒絕'都更接近下一個'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