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年105歲。他在1971年用盡70萬元積蓄,購入跑馬地一棟三層小洋房,與夫人鍾期榮(2014年逝世)創辦樹仁書院,一直堅持四年制,在1990年代拒轉為受資助的三年制大學。
在夫婦二人的經營下,樹仁學院終在2006年獲政府批准,成為香港第一間私立大學。政府在2012年也因應推新高中學制,八間資助大學轉為四年制。
胡鴻烈曾說,教育學生首要一條是「我們應當愛中國,因為我們是中國人!」胡鴻烈在社會民生及專上教育的重大貢獻,在2008年獲頒大紫荊勳章,是政府的最高榮譽獎項。
胡鴻烈在港努力推動中文為官方語言
胡鴻烈是浙江紹興人,於1920年出生,1942年於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其後遠赴海外深造,攻讀法律,1952年獲法國巴黎大學頒授法學博士,1954年考獲英國倫敦大律師資格。胡鴻烈之後回港執業,鑽研國際法律問題之餘,並參與多種改善民生的工作,努力推動中文為官方語言。
胡鴻烈1971年放棄原本衣食無憂的生活,用盡70萬元積蓄購入跑馬地一棟三層小洋房,與夫人鍾期榮創辦樹仁書院。胡鴻烈任校監,鍾期榮任校長。樹仁書院於1976年獲政府承認其專上學院資格,並於2006年獲政府宣佈為香港第一間私立大學。
夫妻二人節衣縮食 半世紀以來為樹仁投入數億元
夫妻二人創辦樹仁,不是為了牟利,而是為了「樹人」,就是為了要發揚中國文化,在道德修養上勝人一籌。胡鴻烈教育學生首要一條是「我們應當愛中國,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夫妻二人確定「樹仁」的校訓是「敦仁博物」,「敦仁」是指做人的態度要積極,要學會幫助人家;「博物」是指做學問不能馬虎。他們二人節衣縮食,把全部積蓄傾注在學校,半世紀以來為樹仁投入數億元。
胡鴻烈在社會民生及專上教育的重大貢獻,獲得1976年獲英女皇頒發英帝國官佐勳章(OBE)及太平紳士勳銜(JP);1998年獲香港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2008年獲頒大紫荊勳章,是特區政府的最高榮譽獎項。他又分別於1991年和1997年獲英國格雷摩根大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頒授榮譽院士。在2015年,香港大學舉行的第193屆學位頒授典禮上,向胡鴻烈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健康長壽祕訣:讓身心保持活力
胡鴻烈在2021年2月,渡過了他的101歲壽辰。他曾提到健康長壽的祕訣,便是常常保持活躍。「我相信讓身心保持活力,是長壽的一個關鍵原因。」他更以《論語・述而》第七卷孔子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