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潮/餐飲內捲/內捲香港/內捲餐飲香港/內捲文化/內捲經濟】【餐飲業內捲系列之一】曾觸發「豆腐花之戰」、被稱為「食街」的荃灣路德圍,隨着去年陸續有多間內地品牌茶飲店進駐,又掀起新一輪減價戰。現場所見,路德圍共8間手搖茶飲店,當中5間為內地品牌,普遍售價亦較台式茶飲店低,例如「蜜雪冰城」最便宜一杯凍檸水僅售9元;另以楊枝甘露為例,內地品牌較台式茶飲店售價足足平一半,近期甚至有部份茶飲店推出「買一送一」,可謂前所未見。
有台式茶飲店負責人透露,現時生意額較高峰期下跌兩至三成,估計顧客疫後消費力減弱,低價產品獲得青睞,同時內地品牌不惜工本競爭,「減到好似唔使錢咁」,若要求存,或只能加入減價,故未來將推出限定特價優惠應對吸客。
近年內地餐飲業以低價吸客,結果互相消耗惡鬥,這種「內捲」現象,是否逐步蔓延至香港呢?

荃灣路德圍自去年起有不少內地茶飲店進駐,近期更打減價戰促銷,指定飲品買一送一,吸引不少顧客排隊購買,人流與毗鄰兩間茶飲店形成對比。(羅國輝攝)
商舖流轉之快:疫情前多台灣品牌 現8間茶飲店逾半屬內地品牌
有「食街」之稱的荃灣路德圍,以小吃種類多及集中而為人熟悉,過往吸引大批街坊和年輕人來「掃街」。綜合現場其中兩間茶飲店負責人表示,2018年路德圍只有2間茶飲店,翌年急速擴張至10間,大部份為台式茶飲,隨後部份商舖結業,直至去年開始有內地品牌進駐,提供台式茶飲以外的選項,包括手打檸檬茶等。
據記者月初統計,路德圍現時共有8間茶飲店,當中5間為內地品牌,包括蜜雪冰城、林里檸檬茶、快樂蕃薯等;其餘3間專售台式茶飲,包括萬波、CoCo都可和花羨沐嵐。

據記者月初統計,路德圍共有8間茶飲店,當中5間為內地品牌。(廖雁雄攝)

內地品牌的飲品售價普遍較低,蜜雪冰城價格介乎9至20元。(廖雁雄攝)
20元購兩杯內地品牌手搖飲品 市民:30元一杯不會考慮
現場所見,內地品牌的飲品售價普遍較低,蜜雪冰城價格介乎9至20元,台式茶飲店萬波則介乎18至48元;以楊枝甘露為例,蜜雪冰城售20元,萬波貴一倍,最平一杯售40元。記者到訪當日,內地品牌快樂蕃薯舉行周年慶活動,指定飲品買一送一。
市民陳先生在快樂蕃薯以20元購買兩杯草莓奶昔,他說主要考慮飲品性價比,「30元一杯那些都不會考慮」。他說數年前路德圍兩間豆腐花店同樣出現價格戰,一碗豆腐花僅售3元,至今兩店尚在營運並已提高單價,認為低價競爭下「適者生存」。
邱小姐翻閱不同茶飲店的餐牌後,同樣在快樂蕃薯購買飲料,認為連鎖飲品店有品質保證,「反正都味道和產品差不多,為甚麼我要花貴一點的價錢?」她留意到近年路德圍人流減少,同時茶飲店的平均售價較以往低,甚至更多優惠推廣,「之前通常是20至30元,現在很多都是10多元、20元就有兩杯。」
黃小姐則表示,很少購買內地品牌的低價飲料,認為衞生和質素存憂。她形容現時經濟蕭條,北上熱潮持續,若社會出現低價競爭,或不利小店生存,因此選擇留港消費,盡量光顧「街坊小店」。
雖然茶飲店推出優惠,表面上看似「益街坊」,但背後對其他店舖「殺傷力」甚大。其實路德圍以往出現多間台式茶飲店的最高峰期,各店仍以不同產品款式和質素進行良性競爭,從未出現減價戰,如今有店舖出現個位數低價,甚至買一送一,可謂史無前例。

邱小姐留意到近年路德圍人流減少,同時茶飲店的平均售價較以往低,甚至更多優惠推廣,「之前通常是20至30元,現在很多都是10多元、20元就有兩杯。」(羅國輝攝)

市民陳先生在快樂蕃薯以20元購買兩杯草莓奶昔,他說主要考慮飲品性價比,「30元一杯那些都不會考慮」。(羅國輝攝)

黃小姐(右)表示,很少購買內地品牌的低價飲料,認為衞生和質素存憂。(羅國輝攝)
內地低價品牌進駐 台式茶飲店指生意跌兩三成 批「不惜工本」競爭
在路德圍經營近7年的台式茶飲店「花羡沐嵐」,主打中高價位的新鮮水果茶。負責人陳先生說內地低價品牌進駐後,其生意額較高峰期下跌兩至三成,估計顧客在疫情後消費力減弱,低價產品獲得青睞。
他形容內地品牌習慣「內捲」,即以低價吸客,導致利潤下跌、餐廳之間彼此消耗。他舉例,普遍台式茶飲店的毛利率為60%至70%,惟據他了解,內地品牌的毛利率只有約50%,扣除租金及工資後,料「做加盟者都賺不了多少錢」。
他認為茶飲市場出現飽和,內地品牌「不惜工本」競爭;與此同時,外賣平台不時推出有六、七折優惠的訂單,導致食肆收入減少。他說整體經濟環境轉差,若要「求生」,難免跟隨減價風,故該店半年前推出半價優惠回饋顧客,未來亦推出限定特價飲品,包括9元檸檬水等。他透露,特價飲料佔整體生意約三成,反映市民消費力低,亦不認為今次減價等同內捲,強調只是限定推出。
堅持新鮮水果調製 料長遠靠品質取勝
他認為價格戰只有短期效用,長遠而言須靠品質取勝。他說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並非低價品牌,而是同類型的台式茶飲店,因目標客群有區別,「部份人可能對便宜的東西沒有信心,對味道不會有太高要求。」他說一直堅持用新鮮水果調製飲品,奶精及珍珠等食材均由台灣進口,亦會定期更換餐牌,為客人製造新鮮感,「假以時日經濟轉好,客人都不會看價錢,是看質素的。」他透露未來或會拓展小食市場。

台式茶飲店「花羡沐嵐」負責人陳先生說內地低價品牌進駐後,生意額較高峰期下跌兩至三成,估計疫情後消費力減弱,低價產品獲得青睞。(羅國輝攝)
茶飲店稱路德圍人流較疫情前少一半 嘆食肆種類單一化
另一間主打中高價位的台式茶飲店「萬波」,未有以低價作招徠,但仍吸引不少市民排隊光顧。負責人周先生表示內地品牌進駐後,生意受影響,惟該店開業6年,已擁有一批對飲品質素有要求的熟客。他說不主張減價,亦認為低價戰不可取,「香港成本很高,一個租金一個人工,你做減價戰你是沒錢賺,不會生存多久。」
他認為提升質素更為重要,包括定期更新餐牌,盡量把顧客當成朋友招呼,「全行飲食都需要這樣,香港人常說服務性行業比國內差,我們各方面都要自強」。
周先生同樣認為茶飲市場過度競爭,尤其是路德圍茶飲店林立,反而導致食肆種類趨向單一、失去特色。他留意到路德圍的人流較以往減少一半,估計除了受移民潮影響,亦因路德圍與一般街道無分別,了無氣氛。談及路德圍的前景,他說不少食肆經營困難,「那些做了很久的商舖都不想放棄路德圍,希望後市會變好、有奇蹟出現,有些舖都想繼續做,有種情意結在。」

台式茶飲店「萬波」負責人周先生不主張減價,認為低價戰不可取,「香港成本很高,一個租金一個人工,你做減價戰你是沒錢賺,不會生存多久。」(廖雁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