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睡得越來越少呢?
如果看一下工業化國家的數據,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在過去的100年間,我們睡覺的時間減少了。
如果我們睡得更少,我們就更難進入REM(快速眼動)階段。干擾REM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它對我們的創造力至關重要,對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至關重要。
人們睡得越來越少有幾個原因。
1. 知識不足。科學界知道睡得好是多麼重要,但到目前為止還沒能有效地傳達給大眾。大多數人不明白為什麼睡眠很重要。
2. 生活節奏。一般來說,我們工作時間更長,花更多時間通勤。我們很早就離開了家,很晚才回來,而且我們也想與家人和朋友共度時光,看電視......最後,我們的時間都被吞噬,犧牲了睡眠。
3. 態度和觀念。睡覺有個形像問題。如果你告訴某人你睡了九個小時,他們可能會覺得你很懶。因此,很多人吹噓他們每晚睡得有多短。不過,沒有人會說,整天大睡的嬰兒是懶惰的,因為我們知道睡眠對他們的發育是絶對必要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這個概念會發生變化。
4. 環境。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缺少黑暗的世界。但是,我們需要黑暗,以釋放一種叫做褪黑素的激素,幫助我們安然入睡。不幸的是,社會進步的副作用之一是,我們不斷受到人造光線的影響。隨著LED屏幕的誕生,這種情況更加惡化。
5. 溫度。社會進步的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是:我們不再在24小時內體驗到冷和熱的自然轉化。我們都想要溫暖的家居環境,但我們也需要一點涼爽,讓我們進入睡眠模式。我們的大腦和身體需要降低核心溫度,降低約1°C,以便我們以自然的方式放鬆、入眠。我們大多數人都把暖氣溫度調得過熱:如果你想睡得好,晚上應該把家中的溫度調到18ºC。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4812993